节点文献
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摘要: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传递思想感情的音乐也是不同的。音乐的歌词中出现的方言俚语等,音乐节奏中体现的民俗风情等以及音乐中乐器的伴奏等无一不体现了多元文化的重要,以及多元文化为音乐带来的无穷魅力。而小学生受到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对音乐中的多元文化成分并不是很了解,而音乐教师有必要对音乐的学习精心设置,传播多元文化的思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小学音乐教学;渗透方法
在现如今这个多元文化主导的教育中,艺术学科的教学是重中之重。由于小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在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时,无法体会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即使是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中也不会过于重视多元文化的培养,而是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小学音乐教学则为多元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不仅如此,多元文化的思想也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反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了解音乐背景
每首音乐的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寄托,或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或是寄托自己热爱自然的情感,总之,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先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了解一首歌曲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的背景。比如说在学习《蓝花花》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诵读歌词,了解歌词的特点。部分歌曲中介绍的是一个地区的某个活动的过程以及歌唱对美好人物的赞美,而这首歌曲带有浓重的西部特色,是一首西部的民歌,歌唱的就是西部人民的日常感想和对生活的美好希翼。此时,音乐教师还可以播放五分钟的视频介绍西部地区的风景和民俗文化等,让学生了解到当地朴实的生活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后,学生就可以坦然接受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不会对这首歌特殊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产生嘲笑心理。简而言之,音乐教师务必要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只有学生深刻了解相关的背景,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音乐课堂效率才会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学生的民族意识更加强烈,对祖国的音乐文化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2、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掌握民俗文化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传播者,虽然现如今网络技术发达,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资料解决各种难题,但是这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民族文化知识,在学习某个地区的特色歌曲时,能够对当地的风俗人情的介绍信口拈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崇拜感,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首先,教师要意识到多元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意识到这一点,音乐教师才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积累文化素养,其次就是进行学习,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进行旅游,领略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当然,也可以从理论知识开始学起,通过阅读书籍,欣赏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利用乐器进行有效教学,营造良好的情景
在进行音乐的学习时,乐器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乐器的声音,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中,音乐教师总是采取清唱的方式进行教学,逐句的让学生跟着自己演唱。事实上,清唱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集中度,但是学习的效率却无法得到保障。反而借助乐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得到良好的保障。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创新思维模式,合理利用教学设备进行有效学习。最经典的曲目莫过于《茉莉花》这首歌。这首歌曲有众多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演奏的风格和曲调都不相同。如果是进行清唱教学,学生难以掌握所有的特征,会造成混淆感,此时,教师可以用乐器进行辅助。不同地域的歌曲用不同的乐器教学,可以利用萧、笛子、鼓等乐器来进行伴奏,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4、丰富学习资源,扩展学生的眼界
中国地域辽阔,众多的文化无法在薄薄的音乐教材中完全体现,所以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补充。现如今,网络已经连接到了学生的课堂之上,教师在搜集资料方面得到了有利的帮助。教师可以现场搜集一些补充的曲目,也可以是在备课时就将要补充的曲目下载好。对于补充的曲目,教师可以不硬性要求学生一定学会,只是要求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知道当地歌曲的特色即可。
结束语:
随着民族文化交流的愈发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跟上国家文化发展的脚步,在音乐教学中落实多元文化思想,提高课堂有效性。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性:注重课堂导入环节,了解音乐背景、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素质,掌握民俗文化知识、利用乐器进行有效教学,营造良好的情景、丰富学习资源,扩展学生的眼界等。当然,方法与策略多种多样,音乐教师需要重视多元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采取合理的手段完成这项任务。
参考文献:
[1]申晓松.音乐文化因子构成的“盛宴”——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多元文化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6):6-7.
[2]唐萍.依托互联网在我国城镇中小学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47+162
- 【发布时间】2017/11/4 11:34:45
- 【点击频次】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