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上语文课时总感觉很沉闷,课文读得干干巴巴,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一点也不深刻,对于这些情况,我每天上课看到眼里,急到心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呢?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探索。
一、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不足
我发觉近期我的语文课语言设计不精练,啰啰嗦嗦,更别说有激情了。一次考试完后学生给我提意见:“老师没有魅力”,“上课说话重复”,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严重问题,我要切实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特别要注意锻炼和提升自己在表情达意、感染熏陶方面的能力。情感是需要表达和表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表演功夫,这跟“作秀”无关。在备课时,我除了精心备好各个环节外,还把每个环节里的总结性语言备好,以便上课时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了很大改观,上课投入多了。
二、抓朗读,抓美读,抓情感诵读
朗读、美读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学生只有在美读和情感诵读中才能入情、动情、激情、融情。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美读、情感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
1.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学生不入情、不动情,很多情况是课堂上未能形成某种情境,缺乏一个抓心的“场”。情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传染”,情感是可以传染的,情感在传染中会变得越发浓厚、深长。因此,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完“救助车夫”一部分后,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叙述:鲁迅先生不顾天寒地冻,不顾自己的身体救助了车夫,如今这样一位关心劳苦大众胜过关心自己的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此时车夫站在鲁迅先生的遗体前:“想到永远见不到先生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教师将学生引入到这种情境中,再配以伤感的音乐,学生读这一句就有情有味了。
2.读悟结合 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文中最能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四个表示时间的词,并且用逗号隔开。“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书写方式重在突出时间之漫长,且选择的时间点似乎也在告诉读者半天过去了,一昼夜过去了,已经一天半了,同时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父亲的任何动作,遇到的任何一个困难,把阅读空间留给读者的同时,把读者的焦灼拉长,以体验父亲的艰辛和爱子之心切。在解读这一句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这38小时的挖掘中,父亲不吃不喝不睡,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8小时过去了,父亲的手指被钢筋扎破了,他忍着剧痛继续挖;12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还是 ;24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依然 ;36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仍然 ……学生配乐说,有的学生说:“12小时过去了,父亲在搬一块大石板,大石板砸在他的脚上,鲜血直流,他依然忍着剧痛继续挖。”有的学生说:“24小时过去了,父亲的身子快直不起来了,他依然坚持继续挖。”……学生几乎是含着泪说出来的,他们已经融入到文本中去,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以上环节的感情铺设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就不只是形式了,学生的感悟、体会融入朗读中。
3.朗读示范 有法可依。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三、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小情种”
一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甚至一批情感丰富、细腻且善于表现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情感陶冶上是宝贵的“星星之火”,首先打动他们,再通过他们传染给其他相对“钝感”的学生,最终使所有学生的情感素养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因为有的学生总喜欢默读,晨读时也不愿意出声了,各种读书方法都起不同的作用,有感情地放声朗读有利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有利于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所以我选了班上的“小情种”——梁浩,让他每天早上来了站在讲台上带领同学们放声朗读,这样学生在他的带领下读书放开了,读出感情了,能在读书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四、运用多种练习,提高读悟水平
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是地地道道的基本功,阅读教学中,不读书是千万不可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朗读教学,切实提高自身素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能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旋律,呈现出作品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最终为语文的教与学奠基。
一、首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不足
我发觉近期我的语文课语言设计不精练,啰啰嗦嗦,更别说有激情了。一次考试完后学生给我提意见:“老师没有魅力”,“上课说话重复”,我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严重问题,我要切实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特别要注意锻炼和提升自己在表情达意、感染熏陶方面的能力。情感是需要表达和表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确实需要有一定的表演功夫,这跟“作秀”无关。在备课时,我除了精心备好各个环节外,还把每个环节里的总结性语言备好,以便上课时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了很大改观,上课投入多了。
二、抓朗读,抓美读,抓情感诵读
朗读、美读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学生只有在美读和情感诵读中才能入情、动情、激情、融情。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美读、情感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
1.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学生不入情、不动情,很多情况是课堂上未能形成某种情境,缺乏一个抓心的“场”。情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传染”,情感是可以传染的,情感在传染中会变得越发浓厚、深长。因此,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完“救助车夫”一部分后,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叙述:鲁迅先生不顾天寒地冻,不顾自己的身体救助了车夫,如今这样一位关心劳苦大众胜过关心自己的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此时车夫站在鲁迅先生的遗体前:“想到永远见不到先生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教师将学生引入到这种情境中,再配以伤感的音乐,学生读这一句就有情有味了。
2.读悟结合 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情朗读。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文中最能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四个表示时间的词,并且用逗号隔开。“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书写方式重在突出时间之漫长,且选择的时间点似乎也在告诉读者半天过去了,一昼夜过去了,已经一天半了,同时作者并没有具体描述父亲的任何动作,遇到的任何一个困难,把阅读空间留给读者的同时,把读者的焦灼拉长,以体验父亲的艰辛和爱子之心切。在解读这一句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这38小时的挖掘中,父亲不吃不喝不睡,遇到了哪些困难,出示“8小时过去了,父亲的手指被钢筋扎破了,他忍着剧痛继续挖;12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还是 ;24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依然 ;36小时过去了,父亲 ,他仍然 ……学生配乐说,有的学生说:“12小时过去了,父亲在搬一块大石板,大石板砸在他的脚上,鲜血直流,他依然忍着剧痛继续挖。”有的学生说:“24小时过去了,父亲的身子快直不起来了,他依然坚持继续挖。”……学生几乎是含着泪说出来的,他们已经融入到文本中去,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以上环节的感情铺设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就不只是形式了,学生的感悟、体会融入朗读中。
3.朗读示范 有法可依。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三、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小情种”
一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甚至一批情感丰富、细腻且善于表现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情感陶冶上是宝贵的“星星之火”,首先打动他们,再通过他们传染给其他相对“钝感”的学生,最终使所有学生的情感素养都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我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因为有的学生总喜欢默读,晨读时也不愿意出声了,各种读书方法都起不同的作用,有感情地放声朗读有利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有利于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所以我选了班上的“小情种”——梁浩,让他每天早上来了站在讲台上带领同学们放声朗读,这样学生在他的带领下读书放开了,读出感情了,能在读书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四、运用多种练习,提高读悟水平
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是地地道道的基本功,阅读教学中,不读书是千万不可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正确认识朗读教学,切实提高自身素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能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旋律,呈现出作品的节奏美、音韵美、气势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最终为语文的教与学奠基。
- 【发布时间】2017/12/5 9:12:58
- 【点击频次】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