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现实生活与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探究
【关键词】 品德;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养成;
【正文】一、 多措并举开展课堂教学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
1.多讲少读,提高兴趣
过去老师把课题一板书,关键词句让学生一圈,然后学生把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品德课就结束了。其实,品德教材里每篇课题所包含的内容深着呢。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当危险发生时》,其中有一个案例创设了一个火灾情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怎么办,再开展“抓关键词”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危险发生时,“镇定、方法、机智”都很重要。通过辩论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遇险时应有的态度。接下来,通过阅读消防员叔叔的提醒,进一步了解遇险时应有的态度和正确做法。此时,老师适时强调遇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的关键字词“走、捂、爬、逆风而逃”等,并让学生现场表演,加深学生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动少坐,参与社会实践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里,有许多社会实践课。比如六年级上册《我们也是公民》,要求学生走出校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给有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上这课时,我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利用假期或上下学时间,仔细观察路过烧烤摊旁边的人们的表情,并可询问一下人们对占道经营且污染环境的烧烤摊位有何想法,然后整理一下调查结果,待上课时备用。通过一周的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写出了一份像样的调查报告及很有分量的建议,包括那些学困生。利用非常少的时间产生非常大的效益,对此我非常满意。
3.多看少说,利用各项资源收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自然也会冲击到品德课程。我让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玩电脑、阅图书的时候,注意收集与我们的教材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宋庆龄奶奶的身份、我们所在区域发生过什么自然灾害、我们国家资源缺乏吗……对于这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在上课的前一周布置下去收集内容,让学生一人或多人合作查阅有关资料,做好笔记,在上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专心倾听别的同学和自己收集的材料是不是一样,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二、 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成长
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责任。作为小学品德老师,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付出努力,总结教书经验,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1. 多爱少怨,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生”人人喜欢,“差生”人人讨厌,长此以往,“差生”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针对这种状况,我在平时上课时就特别注意,简单明了的问题,我就让“差生”回答;稍微要动点脑筋的,就让中等生回答;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我总是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给点阳光就灿烂”,在我的课堂上,那些萎靡不振的花儿也终于高高昂起了头,张开紧闭的嘴巴积极回答问题。
2.多行动少说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然而一离开教室,马上就忘了,不该说的话出了口,不该做的事出了手。为了教育好我的学生,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比如过马路,我们教导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宁等一分,不抢一秒”,可真轮到自己过马路时,就不是那回事了。每当我要过马路时,我就好像见到我的学生正在不远处看着我,看他们的老师是不是违背了交通规则,所以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管车多车少,都要等到绿灯亮了才从人行道过马路,以实际行动履行对学生的教导。
种种小事,让学生看见了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怎样做,而且在生活中也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改掉许多坏毛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四、联系课内外,多于家长沟通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配合老师抓好孩子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并没有关注到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目的就是引起家长对我们刚入学的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重视,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优良好品德的学生的培养,绝不是单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比如,在学校,老师今天刚讲过不能不礼貌、不能骂人等等,家长回家就脏话连篇、举止不雅,学生会跟谁学呢?虽然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一般都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可以多和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又可以多多帮助品德教师与家长沟通,我想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的“小事”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既需要我们有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始阶段,是养成良好拼的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应把握好教育的最佳时期,引导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钱利祥,章锦梅. “美的教育”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2]赵文平.教学价值研究: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
1.多讲少读,提高兴趣
过去老师把课题一板书,关键词句让学生一圈,然后学生把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品德课就结束了。其实,品德教材里每篇课题所包含的内容深着呢。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当危险发生时》,其中有一个案例创设了一个火灾情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怎么办,再开展“抓关键词”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危险发生时,“镇定、方法、机智”都很重要。通过辩论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遇险时应有的态度。接下来,通过阅读消防员叔叔的提醒,进一步了解遇险时应有的态度和正确做法。此时,老师适时强调遇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的关键字词“走、捂、爬、逆风而逃”等,并让学生现场表演,加深学生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动少坐,参与社会实践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里,有许多社会实践课。比如六年级上册《我们也是公民》,要求学生走出校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给有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上这课时,我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利用假期或上下学时间,仔细观察路过烧烤摊旁边的人们的表情,并可询问一下人们对占道经营且污染环境的烧烤摊位有何想法,然后整理一下调查结果,待上课时备用。通过一周的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写出了一份像样的调查报告及很有分量的建议,包括那些学困生。利用非常少的时间产生非常大的效益,对此我非常满意。
3.多看少说,利用各项资源收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自然也会冲击到品德课程。我让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玩电脑、阅图书的时候,注意收集与我们的教材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宋庆龄奶奶的身份、我们所在区域发生过什么自然灾害、我们国家资源缺乏吗……对于这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在上课的前一周布置下去收集内容,让学生一人或多人合作查阅有关资料,做好笔记,在上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专心倾听别的同学和自己收集的材料是不是一样,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二、 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成长
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责任。作为小学品德老师,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付出努力,总结教书经验,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1. 多爱少怨,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生”人人喜欢,“差生”人人讨厌,长此以往,“差生”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针对这种状况,我在平时上课时就特别注意,简单明了的问题,我就让“差生”回答;稍微要动点脑筋的,就让中等生回答;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我总是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给点阳光就灿烂”,在我的课堂上,那些萎靡不振的花儿也终于高高昂起了头,张开紧闭的嘴巴积极回答问题。
2.多行动少说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然而一离开教室,马上就忘了,不该说的话出了口,不该做的事出了手。为了教育好我的学生,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比如过马路,我们教导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宁等一分,不抢一秒”,可真轮到自己过马路时,就不是那回事了。每当我要过马路时,我就好像见到我的学生正在不远处看着我,看他们的老师是不是违背了交通规则,所以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管车多车少,都要等到绿灯亮了才从人行道过马路,以实际行动履行对学生的教导。
种种小事,让学生看见了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怎样做,而且在生活中也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改掉许多坏毛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四、联系课内外,多于家长沟通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配合老师抓好孩子的学习,但是有些家长并没有关注到孩子是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目的就是引起家长对我们刚入学的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重视,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优良好品德的学生的培养,绝不是单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比如,在学校,老师今天刚讲过不能不礼貌、不能骂人等等,家长回家就脏话连篇、举止不雅,学生会跟谁学呢?虽然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一般都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可以多和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又可以多多帮助品德教师与家长沟通,我想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和课堂教学的“小事”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既需要我们有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始阶段,是养成良好拼的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应把握好教育的最佳时期,引导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钱利祥,章锦梅. “美的教育”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2]赵文平.教学价值研究: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 【发布时间】2017/12/5 10:26:18
- 【点击频次】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