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效课堂与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

 

【作者】 陈 戈

【机构】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金汀小学

【摘要】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信息为主体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在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中,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只要有强硬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就能立足于社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现实中生存发展。作为教育者,在课堂中要想创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非常关键。

【关键词】 高效课堂;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培养;
【正文】因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从中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培养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系密切。通过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规范学生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势在必行。 
  借此将研究调查之收获总结如下: 
  一、青少年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因为六年级学生是处于少年转向青春期最关键的时候。此时学习习惯的养成最为关键,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 
  本次活动采用当面问询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人数200余人,收回问卷100多份。所显示的突出问题不是怕学,而是想学却不知课堂或课余该干些什么,怎么做,也就是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在具体学习操作时陷入被动。 
  那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上课前一定会为本节课做好准备,如:拿好书本、笔记本、学习用具、相关资料等等,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提供方便,也有利于尽快进入状态,提高学习质量。    
  (二)善于听讲和做好笔记 
  对于一个学习努力、成绩优异、态度踏实的学生来讲,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是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学到方法。老师在授课中结合课堂教学所讲述的方法是很实际有效的,学生能学到相关的学习技巧。
  (三)及时反馈总结 
  课堂教学对于老师来讲,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因能力差异不同,接受效果不可同日而论。而聪明的、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紧随老师,讲出自己的疑点,寻求老师的指点,或利用下课时间回顾所学知识,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四)及时完成作业 
  对知识的运用除课堂积极回答问题外,认真完成作业也十分重要,特别是理科,如:数学学习后的效果如何,主要表现方法是作业质量的好坏,是否解答正确?是否独立完成?是否善于思考?是否思路清晰等等。 
  以上是良好学习习惯的普遍表现。而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并不理想。不良习惯有哪些呢?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课堂漫不经心 
  现在国家对课堂教学改革力度较大,要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学生就错误地认为课堂并不重要,只要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完成老师的作业就可以了。没有做好课前准备,还美其名曰:“随机应变”。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老师让讨论问题时却谈天说地,并称之为:“争取时间,搞好同学关系。”完全忽略了课堂的作用性。 
  2.对作业应付了事 
  在国家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许多学习内容不考试,只考知识点和类似课文内容的题型。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新的题目中运用书本中所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则认为,既然书上的知识不考,干嘛写作业时那么认真,又浪费时间又费力,还不如少写点作业多玩一会儿,还找借口说:节省能源少生产垃圾,有利于环保。或者应付一下,实在不行就抄一下,完成任务即可。 
  3.对实践缺乏热情
  在新教材中,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门精心设计了许多实践性活动,其用意可想而知。对此,学生反应各不相同。少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其中能体现个人素质,提高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是出风头,爱表现,好像参与是给别人干得,认识相当偏激。 
  4.对自学自觉性差 
  为了让学生对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学校在学习时间里安排自习课堂。可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半数的学生能把握自己,自觉温习功课。而30%的学生在聊天,15%左右的学生在看课外书籍。也就是説近半数的学生不愿也不会合理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只是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学习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较差,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由此上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学生虽然生活好了,见识广了,思维活跃了,但学习态度却不够踏实、认真了。而爱美、阔气、讲义气等歪风邪气却见涨了。还总认为时代不同了,循规蹈矩的思想;一丝不苟的做法落后了,应该被淘汰掉。要加快生活节奏,有超前意识。忽略了没有坚定地基础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这样看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必须引起师生的关注和重视,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规范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时候,老师的作用将充分体现出来,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也不要操之过急,要把现实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它所带来的有利之处,这样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起到纠正坏习惯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认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呢? 
  1.学习习惯与自我修养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不错,正因为养成了好习惯,所以在生活、学习中,学生会根据情况本能地做出正确选择,这就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的影响。比如说;当有学习任务时,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会积极地、认真地完成,不管在怎样困难的阻力下,都会开动脑筋,一丝不苟地完成该做的事情。反之,则会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玩心思。容易,就完成应付;不易,或抄或躲,问题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这与个人修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从个人对学习任务的反应来观察,就很容易辨别出他的学习习惯怎样,也能看出他的自身素质如何。 
  2.学习习惯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用行动来联系的。在处理过程中,习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某次,某跨国集团在招聘职员时,有许多优秀的人参加了,当最后一位应聘者走进办公室时,见到门口有纸屑,第一反应是弯腰拾起并装入口袋中,负责人眼睛一亮,随即聘用了此人,虽然前面20多位应聘这也很优秀却未被聘用。在学习中也是一样,谁都难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而一个细微的学习习惯会让人觉得你好学、友善,当别人欣赏你,认同你时,会毫不犹豫地同你交往,和你成为朋友。既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形中会助你成功,又何乐而不为呢? 
  3.学习习惯与集体关系
  作为一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自己在集体中体现价值,就是在外面也能为集体带来荣誉。 
  当你走出集体大门时,你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集体形象。如果你的表现是道德高尚又善于向他人学习,会得到这样的评价:看,某某不仅爱学习,成绩也优异,他所在的班级也一定很好。这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效益吗?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诸多意义,同时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那么,在组织课堂教学和教育学生时,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1.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理想与现实虽差别很大,却也紧密相连。在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确指导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和追求。使学生对人生航向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理想的动力驱使下,学生就会勤奋努力的学习,这样在学习中学生就会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只要鼓励学生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并指导他们付诸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如果对人生的价值观有正确认识,并逐步从中体会了它的作用,而且受此影响不断规范自己的习惯,无形中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惯也会更加完善。 
  2.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感
  调查显示,许多学生都具有集体主义荣誉感。在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带动下,他们会在任何活动中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无形中会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会时刻自我检查,看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有误,这对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改进。 
  因此,在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调整、指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意识到走出教室就有许多学生在注视着你,应该约束自己,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使自己在接受考验时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要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关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现个人修养,也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不仅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也能成为实现理想的坚实的基础。如果所有的学生能够认识它的意义,并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的教育质量定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定会很优异,长大后能力定会很优秀,我们的祖国定会繁荣昌盛的。
  • 【发布时间】2017/12/5 10:27:47
  • 【点击频次】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