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权晓转

【机构】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下曲镇南先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作为热点理念始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它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和实践者的视野之中。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范式变化而不断扩展、变化。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备好每节课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老师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备课理清思路。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要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去备课。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切课准备安排几个学生的活动,每个活动怎么安排;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然后把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即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或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加减法“青蛙吃害虫”活动:首先让学生看主题图,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第四个活动是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并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正确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准确把握住教学起点,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
  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预见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且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的依据,是教学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所以,教学目标不能表述不明确,或目标过高,过偏,过大。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会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以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在于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体验”,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乃至人的发展等方面实现多少教学的价值。有效教学设计应该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精心创设活跃的学习情境和教学环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时,教材仅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示范例子的作用,真正起纲领作用的是《数学课程标准》,所以教师需要把握的是教材本身所隐含的课程标准。有了这个前提,教师才能从自己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一直观层面上,科学地分析,超越教材内容,合理地选取最适宜的教学素材,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现阶段,各地区采用不同的版本进行教学,各版本教材各有所长,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选取适合的教学素材,也是我们不错的选择。进而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1、有效的课堂提问。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形象和层层推进。问题设计得形象生动,总能激起学生的无限兴趣,使他们乐于回答,而问题设计得具有层次性就像一个个小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让学生去尝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其主体能力,让学生大胆尝试,使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
  如学生在学习完“周长”这节内容后,充分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四条边的和,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提供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先根据图形,自己动手探究,求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再适时引导,总结,归纳,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接着,教师又可以提供一个正方形学具,让学生自主探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让学生动手操作。
  心理学家皮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和概括,能较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动手操作会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得生动形象,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牢记于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性和如何使平行四边形固定不变形。先让学生推拉平行四边形框架,观察它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然后请各小组合作用一根小棒将平行四边形框架固定,使它成为不再变形的形式,它就不会变形了。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有很多,作为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设计有效的练习。
  在教学中,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巩固练习,环环紧扣,有张有弛,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深化新知,拓展思维。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都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一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练习环节。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练习,力求通过练习能促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那种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往往是无益的。只有老师的每一种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从易到难,练习注重层次,才能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
  四、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它才会乐于学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让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课堂评价中笔者主要采用了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等;多彩的视觉刺激评价:如在黑板上评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苹果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适度的评价,不是无原则的夸奖,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老师还是应该给予纠正,在鼓励下纠正,在表扬中纠错。因为我知道,错误的做法往往蕴涵创新的思维,错误的行为往往会孕育创新的火种。在给予鼓励的同时,再指出不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千方百计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自己只做这个平台的一块砖、一片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要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要把更多的表演机会留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得更精彩。
  • 【发布时间】2017/12/5 10:28:26
  • 【点击频次】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