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民族地区高中政治新课改
【关键词】 政治课堂;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 ;
【正文】一、让学生学会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学习不好,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归结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努力度不够。这也是让很多名师很多专家头疼的问题。虽然我们有时候很注重学习方法,但是无论何种学习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努力的前提就是学会自学,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自学,那么他们的努力就只能是课堂上努力听课。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样的情况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做任何事请之前,首先要学会认识自我,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努力着,只是,有时候他们对自我否定多了,就慢慢的会走向自暴自弃。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为他们指明道路。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曾经也努力过,但是到头来却是得到不尽人意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自我放弃。不管是学生已经放弃了,还是还在继续努力着,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出来教会他们认识自我。例如:一个学生,平时表现不好,学习也不好,这样的学生基本上是受不到老师的关注的,就算有些老师会关注,这个学生的改变也不大。在民族地区,有些学生潜意识里是想学习的,但是现实中的习惯却是相反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同,但在学校里,却又是很多个民族相聚在一起学习、生活,从而导致了学生们思想的迷茫,和行为上的混乱,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的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一个思想误区,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都是被接受的,自己所认为的对的才是对的。所以,就算老师再怎么关注,再努力教育,他们的改变都不会太大,就算效果良好,那也仅限于短时间内,或者在老师的监督之下,一旦时间长了,或者离开了老师的监督,他们又会恢复原样。
(二)活化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所以,不应让教材去驾驭人,而应该利用教材教学生。
在民族地区,学生来自各民族,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想要的学习方式也不同。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加以努力,让学生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想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却是个难题,只要学生适应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教学中,课堂质量就会相应的提高。上课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攻克学生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理解这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跟学生讲明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神秘的货币这个课题中,老师可以在课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跟学生讲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而为了揭开这个面纱,在接下来的讲课中,将会分为几个部分来讲,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可以事先预习的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哪里才是他要听的重点,也可以让那些没有预习的学生懂得,这节课到了那个部分是不能开小差的,同时也能对一下后进生起到刺激的作用。
而教师必须研究和吃透教材,挖掘其中的内涵,了解“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设计“怎么讲”,否则就会因为“挖得过深”而嫌课时不足。
同时,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已由传统教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大模块改变为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哲学与生活四大模块。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涉及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提高。当前对于新课标的落实而言,在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显得尤其突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应对新的挑战。新教材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在生活主题下引领学生探求学科知识;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路线;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科学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如自主、合作、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业务的学(下转第16页)(上接第10页)习和钻研,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自我磨练,不断超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借鉴同行成功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三、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是“新”就好用,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能否得到尊重和发挥成为区分新旧课堂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由长期的“灌输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学生往往很难一下子接受,所以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要围绕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编写学案,对教材进行科学取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发挥引导学生“课前参与、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功能。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增加课堂容量,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总之,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新课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鼎宏.政治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学习不好,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归结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努力度不够。这也是让很多名师很多专家头疼的问题。虽然我们有时候很注重学习方法,但是无论何种学习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努力的前提就是学会自学,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自学,那么他们的努力就只能是课堂上努力听课。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样的情况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做任何事请之前,首先要学会认识自我,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努力着,只是,有时候他们对自我否定多了,就慢慢的会走向自暴自弃。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为他们指明道路。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曾经也努力过,但是到头来却是得到不尽人意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自我放弃。不管是学生已经放弃了,还是还在继续努力着,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出来教会他们认识自我。例如:一个学生,平时表现不好,学习也不好,这样的学生基本上是受不到老师的关注的,就算有些老师会关注,这个学生的改变也不大。在民族地区,有些学生潜意识里是想学习的,但是现实中的习惯却是相反的。因为,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同,但在学校里,却又是很多个民族相聚在一起学习、生活,从而导致了学生们思想的迷茫,和行为上的混乱,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的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一个思想误区,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都是被接受的,自己所认为的对的才是对的。所以,就算老师再怎么关注,再努力教育,他们的改变都不会太大,就算效果良好,那也仅限于短时间内,或者在老师的监督之下,一旦时间长了,或者离开了老师的监督,他们又会恢复原样。
(二)活化教材,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新课程的理念: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也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所以,不应让教材去驾驭人,而应该利用教材教学生。
在民族地区,学生来自各民族,他们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想要的学习方式也不同。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加以努力,让学生尽快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想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却是个难题,只要学生适应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教学中,课堂质量就会相应的提高。上课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攻克学生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不理解这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跟学生讲明自己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神秘的货币这个课题中,老师可以在课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跟学生讲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而为了揭开这个面纱,在接下来的讲课中,将会分为几个部分来讲,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可以事先预习的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哪里才是他要听的重点,也可以让那些没有预习的学生懂得,这节课到了那个部分是不能开小差的,同时也能对一下后进生起到刺激的作用。
而教师必须研究和吃透教材,挖掘其中的内涵,了解“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设计“怎么讲”,否则就会因为“挖得过深”而嫌课时不足。
同时,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合理选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飞跃。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已由传统教材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大模块改变为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哲学与生活四大模块。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高中政治教材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应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涉及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提高。当前对于新课标的落实而言,在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显得尤其突出,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应对新的挑战。新教材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在生活主题下引领学生探求学科知识;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路线;课程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的能力;科学处理教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捕捉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能力,如自主、合作、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合作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业务的学(下转第16页)(上接第10页)习和钻研,增强自身创新能力,自我磨练,不断超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借鉴同行成功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应着眼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课程和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三、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走出来,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学,不是“新”就好用,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性能否得到尊重和发挥成为区分新旧课堂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由长期的“灌输式”到突然的“探究式”,学生往往很难一下子接受,所以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式就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要围绕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编写学案,对教材进行科学取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学习重点,明确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发挥引导学生“课前参与、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功能。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增加课堂容量,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时间上的保障。
总之,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新课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相关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适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鼎宏.政治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9
- 【发布时间】2017/12/5 10:41:08
- 【点击频次】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