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物理作业设计
【关键词】 ;
【正文】 传统的物理教学,学生成了复制例题的容器,对基本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理解肤浅,感觉学物理太苦太累,没意思。可以说,相当多的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学物理,相当多的教师也是为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煎熬。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之中难以自拔,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所占据,而真正给学生情感陶冶和智慧提升的鲜活的物理却消失了。作业的“无设计”现象突出作业模式单一、内容同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学生做相同的作业。这些囿于书本、拘泥算练、限于室内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学生个体的发展,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物理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及“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而任何时期都离不开的教学环节——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要优化练习、习题及作业的选择,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就是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业训练也要体现三维目标。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研究这个命题对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一、作业的功能
恰如其分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通过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二、传统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1、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
有的教师教完一节后,随便圈两题让学生去做;有的教师搞“题海战术”,对布置的作业不加选择。作业设计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这样的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刀切
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一致。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就会出现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了”,甚至部分学习能力特差或对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发展到“不想吃”。这既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遏制学生学习潜能的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少的学生还由此养成了作业拖拉,甚至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
3、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传统作业“非对即错”的“机械”式思考方法可能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看到了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了人的主体感情,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新课程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从质上把关,从量上控制
教师设计作业,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质”即所选的题目必须具有典型性,有助于学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量”则指不能“题海战术”也不能“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作业题精选,或有针对性地自行编制作业题。达到适而优。
2、合理分层,动态发展。
教师布置作业要因材施“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先做一些难度不大可独立完成的作业,逐步培养兴趣建立信心。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除了基础题外,可设计适量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进行自由选择。优秀生优化知识结构,让这部分学生加做一些探究性作业,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实际操作过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学业成绩、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选择自己的作业层次意向,再经师生共同协商确定学生的作业层次。学生针对性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另外,要注意动态分层,即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升层”或“降层”,使其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的层次。同时,在学生达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
3、作业形式多元发展,体现三维目标。
作业形式的丰富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按照学习行为分类,除了书写式,还要有操作式,论辩式,探究式的作业。按照作业的项目分类,可以有观察、阅读、倾听、实验、操作、制作、表达、整理、反思、探究等多种形式。按照作业的组织安排分类,可采取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开放作业和封闭作业相结合,集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加强突出预习自学类、观察分析类、情景信息类、实践应用类、探究开放类、反思总结类的开发与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作业才能真正成为“有效作业”。
四、作业的检查和评价
作业的批改方法可以采用:随堂批阅、当面批阅、分组批阅、集体批阅等不同性形式。作业批改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之处,应当给予纠正。有目的地在学生作业发生错误的相应位置提一些能启发思维的疑问。如学生在画受力分析时丢三落四,老师可在旁边提示“受力分析的顺序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效果肯定比直接给学生一个“×”好。二、批改作业后,及时写上恰当的评语。教师要关注作业过程,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在作业上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增强他们的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在作业本写上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的话,促其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的写上督促的话,促使他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及“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而任何时期都离不开的教学环节——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要优化练习、习题及作业的选择,一个好的作业设计,就是一个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业训练也要体现三维目标。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研究这个命题对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一、作业的功能
恰如其分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通过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二、传统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
1、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
有的教师教完一节后,随便圈两题让学生去做;有的教师搞“题海战术”,对布置的作业不加选择。作业设计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这样的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刀切
教师布置作业总是全班一致。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就会出现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了”,甚至部分学习能力特差或对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发展到“不想吃”。这既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遏制学生学习潜能的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少的学生还由此养成了作业拖拉,甚至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
3、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传统作业“非对即错”的“机械”式思考方法可能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看到了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了人的主体感情,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新课程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从质上把关,从量上控制
教师设计作业,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入手。“质”即所选的题目必须具有典型性,有助于学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量”则指不能“题海战术”也不能“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作业题精选,或有针对性地自行编制作业题。达到适而优。
2、合理分层,动态发展。
教师布置作业要因材施“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先做一些难度不大可独立完成的作业,逐步培养兴趣建立信心。中等生强化基本技能,除了基础题外,可设计适量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进行自由选择。优秀生优化知识结构,让这部分学生加做一些探究性作业,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实际操作过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学业成绩、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选择自己的作业层次意向,再经师生共同协商确定学生的作业层次。学生针对性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另外,要注意动态分层,即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升层”或“降层”,使其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的层次。同时,在学生达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向高层目标发展。
3、作业形式多元发展,体现三维目标。
作业形式的丰富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按照学习行为分类,除了书写式,还要有操作式,论辩式,探究式的作业。按照作业的项目分类,可以有观察、阅读、倾听、实验、操作、制作、表达、整理、反思、探究等多种形式。按照作业的组织安排分类,可采取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开放作业和封闭作业相结合,集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在作业的设计上要加强突出预习自学类、观察分析类、情景信息类、实践应用类、探究开放类、反思总结类的开发与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作业才能真正成为“有效作业”。
四、作业的检查和评价
作业的批改方法可以采用:随堂批阅、当面批阅、分组批阅、集体批阅等不同性形式。作业批改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之处,应当给予纠正。有目的地在学生作业发生错误的相应位置提一些能启发思维的疑问。如学生在画受力分析时丢三落四,老师可在旁边提示“受力分析的顺序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学习效果肯定比直接给学生一个“×”好。二、批改作业后,及时写上恰当的评语。教师要关注作业过程,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在作业上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增强他们的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在作业本写上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的话,促其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的写上督促的话,促使他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 【发布时间】2017/12/5 10:45:24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