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升幼儿教育品质
【关键词】 幼儿教育;习惯;道德品质;
【正文】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喝可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而教育部强调,小学阶段的知识教育必须从零开始。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政府对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的正式表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一、引导孩子初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同伴之间、在班级、家庭中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
1.培养孩子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培养孩子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尊敬老师,爱父母家长辈;培养孩子热爱我们伟大的国家,树立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例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2.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3.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案例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孩子们的教育中
适时将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例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等。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4.幼儿园教育和家庭影响相统一。
既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又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做好家庭教育的工作,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惯真的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1.教育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管是作为一线的教师还是承担教育重要角色的家长,认真的、负责任的做到、做好教育无小事,实实在在的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让教育落在细微之处。例如幼儿园请家长 一起制作手工,并且一起把手工制作后的纸屑垃圾收拾干净;让孩子自己做些可以自己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不包办代替,或者可以一起合作完成的,在别人的帮助和协助下能够完成的,尽量让孩子积极参与或者是自己动手。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不断的得到锻炼,2.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2.关注孩子当前的表现。
孩子当前的表现,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会不断地成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教他更容易接受。如果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以后再纠正就难了。例如,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问他:为什么打人?他:我学奥克曼。原来是动画片的不良影响,这是引导他:奥克曼是消灭坏人,保护好人的,小朋友是好人,要不要爱护和保护?可以对小朋友做危险动作吗?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在集体教育中坚持采用与正面教育未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例如:在集体教育中注重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孩子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和学识方式。
在个别教育中不纵容孩子不对不好的表现,及时发现和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帮助孩子纠正和进步。孙云晓: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扬、鼓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在2014年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而幼儿教育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德重要时期,在3—6岁的年龄段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从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道德品质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以肯定和赞扬,如果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很好的表扬和赞许,就可以让缺点消失于无形。如果越是努力想去纠正孩子的缺点,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点会越固执地留在孩子身上。与其这样,不如把现在的孩子当做最好,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孩子会自然地变得优秀起来。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必须把对孩子的心灵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的EQ作为重点,重视心灵教育,学习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苏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幼儿教育,着眼于未来,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一、引导孩子初步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同伴之间、在班级、家庭中和国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价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人生观;。
1.培养孩子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助人为乐;培养孩子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尊敬老师,爱父母家长辈;培养孩子热爱我们伟大的国家,树立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之力,例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2.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3.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案例作为教育资源引入孩子们的教育中
适时将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例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垃圾要分类等。还有“关爱他人”的教育,使孩子从小懂得同情和关怀弱者。
4.幼儿园教育和家庭影响相统一。
既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又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做好家庭教育的工作,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惯真的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1.教育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管是作为一线的教师还是承担教育重要角色的家长,认真的、负责任的做到、做好教育无小事,实实在在的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让教育落在细微之处。例如幼儿园请家长 一起制作手工,并且一起把手工制作后的纸屑垃圾收拾干净;让孩子自己做些可以自己完成的力所能及的事,不包办代替,或者可以一起合作完成的,在别人的帮助和协助下能够完成的,尽量让孩子积极参与或者是自己动手。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不断的得到锻炼,2.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2.关注孩子当前的表现。
孩子当前的表现,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会不断地成长。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教他更容易接受。如果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以后再纠正就难了。例如,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问他:为什么打人?他:我学奥克曼。原来是动画片的不良影响,这是引导他:奥克曼是消灭坏人,保护好人的,小朋友是好人,要不要爱护和保护?可以对小朋友做危险动作吗?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
在集体教育中坚持采用与正面教育未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例如:在集体教育中注重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孩子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和学识方式。
在个别教育中不纵容孩子不对不好的表现,及时发现和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和帮助孩子纠正和进步。孙云晓: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扬、鼓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在2014年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而幼儿教育是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德重要时期,在3—6岁的年龄段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从未成年人犯罪率可知,更多的家长、教师忽略了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身心即将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龄段,过早地品味到了生命的苦涩,甚至身陷囹圄。在自身承受着失足痛苦的同时,给家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此可见,道德品质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以肯定和赞扬,如果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很好的表扬和赞许,就可以让缺点消失于无形。如果越是努力想去纠正孩子的缺点,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点会越固执地留在孩子身上。与其这样,不如把现在的孩子当做最好,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孩子会自然地变得优秀起来。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必须把对孩子的心灵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的EQ作为重点,重视心灵教育,学习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苏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幼儿教育,着眼于未来,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 【发布时间】2017/12/5 14:09:20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