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创新

 

【作者】 卜怡彬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桃李小学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语文教学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外,更重要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知识实践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学习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更好的认识,同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和审美能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
【正文】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了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是制定策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使制定出的策略真正行之有效。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不高,因此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真正意义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大多关注的是语文考试中所涵盖的与古诗词有关联的知识,却忽略了古诗词具有宝贵价值这一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真正有效的古诗词鉴赏方法,或是诗人情感和诗歌审美意义等,却往往没有涉及。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感悟。对于教师来讲,古诗词、文言文是和现代文有所不同的,学生不容易听懂。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许多教师都采用主动讲解的方法,却没有留给学生过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教师单方面地告诉学生这首诗词有什么含义,或是某一句子如何解释,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做笔记,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体会。
  最后,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大多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却忽视了朗读以及诗歌意境的赏析。在教材中,不少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背能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是安排学生对诗词进行简单朗读,之后就要求学生背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便成为了死记硬背,没有充分掌握朗读和赏析的技巧。对于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更是不知所云。学生在未能充分理解诗词的情况下进行背诵默写,最终的成果也不甚理想。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2.1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应该注重把诗意浸入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古诗词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中,更好地在生活中感受古诗词。例如,在学习王维的《竹里馆》的时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让学生去亲自感受,让学生进行想象和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语文古诗词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证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2关键字词赏析,领悟古诗意境
  关键词主要通过字词的字面意思与情境意义体现,字面意思是基础、情境意义是核心,只有将关键字、词融于整首诗的意境之中,才能正确、深入地理解与体验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的写作讲究斟字酌句,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的关键字词来表达深邃的意境,达到用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关键性的字、词进行赏析、品味,通过分析关键字词在诗中的作用,从中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技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对“绿”字的理解与体验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绿”字把季节的变化,写得生动而形象,一个字就把春天写活了。
  2.3音乐渲染,感知古诗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转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在教学时可选用与古诗的诗意相近的歌曲《九月九的歌》,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诗意境之中。通过音乐渲染,使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境界,有助于学生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2.4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科学以明晰的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力量折服人,文学却以它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来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学式的模型,而是满溢着生命的情感载体。古诗词有它自身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绝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辽阔中渐渐远去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是深深地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只有对作品的意境有所感受,才能体悟到作者将对好朋友之情寓于一江春水、绵绵不绝的情感。在小学阶段,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与《送孟浩然之广陵》均属于“送别”主题,教师还可以资源整合,主题凝聚,让“送别”的主旋律和真挚的朋友之情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3.总结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中描绘的意境。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古诗词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用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带领学生感悟诗中蕴含的意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司雪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亚太教育,2016,(08)
  [2]王海霞.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3(18)
  • 【发布时间】2018/1/3 15:31:35
  • 【点击频次】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