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高中数学衔接

 

【作者】 杜 浪

【机构】 新疆巴州第一中学

【摘要】 随着初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与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初中新课程改革有些不相对应,初高中教材跨度大,高中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不少学生刚进入高中时,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究其原因,初高中的数学知识、数学学习方法等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探究数学初高中的衔接教学策略,切实有效地帮助初中生尽快地适应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去,已显得意义重大。本文试从学生产生学困的原因、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入手,粗略的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显认识。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不适应;教学策略 ;
【正文】一、探求高一学生出现“学困”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的明显差异
  许多学生自进入高中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和成绩下滑现象,与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有着很大关联。初中教材偏重于感性与直观的知识与运算,缺乏对概念的严格定义,不少数学定理也没有严格证明,有的只是直接用公式或结论形式给出而回避了问题的由来,教材坡度相对较缓,直观性也较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教材从内容和数量上较初中有着剧烈增加,同时高一数学在知识的呈现、展示和内在联系上更注重逻辑与推理,数学语言也更加深澳和抽象;另外,高一教材概念众多、符号复杂、数学语言深澳,定义和定理的给出也较为严格,证明严谨且逻辑性强;教材叙述又比较严谨、复杂,抽象思维与空间想象力也明显增加,知识难度明显加大;且习题类型繁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常常繁冗复杂,表现出“起点高、容量多、难度大”等特点。近几年,尽管教材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调整,初高中教材的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更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这一选拔性的考试性质的限制,教师不敢随意降低难度,这样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未真正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讲,调整后的高中教材不仅没有缩小与初教材的难度差距,这种差距反而还增大了。
  2.学习方法的不合理
  在初中,教师讲的细,类型归纳的全,练的多,练的熟,考试时学生只要掌握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取得高成绩。因此学生惯于围着教师转,独立思考的少,对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自己总结的少。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要自己多看一些参考书。然而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连完成作业也有问题,导致虽然下了不少工夫,但效果不佳。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主要措施
  1.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联系
  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有序且紧密,教师应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不仅能顺利的理解和接受新知,还能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并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出发,通过提出新问题,并加以引申、扩展便得到高中新知识。比如,在讲解函数定义时,可从初中函数的传统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引申,再运用高中新学的集合与映射的知识赋予新的解释。这样,由函数传统定义便得到函数的近代定义,使得新定义新知识的出现变得水到渠成。同时在比较新、旧定义的过程中又发现原有知识的局限性,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变更加深刻、更加透彻。
  2.做好“衔接点”教材的处理工作
  初高中数学在知识的过渡与衔接上表现出“多”而“杂”,且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对这一块教材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应先详细的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然后再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即“三个二次”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在高中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中几乎处处可见。此外,二次函数不仅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函数部分的重头戏;弄清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对以后学习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 【发布时间】2018/1/3 15:53:50
  • 【点击频次】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