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新课程实验高举“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旗帜,体现了教育改革的鲜明指向。应该承认,将教育改革的目的直指教育的对象,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体现了教育改革者的初衷。但不可忽视的是,教育改革的设计者似乎将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发展未能给予足够关注,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教师专业成长严重旁落的不正常现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由此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为缓解这一瓶颈制约,本文站在高中英语的角度,以教师自身教学行为和知识结构的重组为切入点,试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做出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的教学误区
近年来,为适应新课改的推行,不少学校未雨绸缪,对主要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许多创新的尝试,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误区,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课堂提问较空泛。走进现在的英语课堂,你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it?”“What’s your opinion?”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内容特点,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是谈讲色变走极端。笔者最近听了许多的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发现目前的有些英语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语”;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手段”;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称为“走向综合”等等,教师想法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操作运作,而没有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导致当讲的没有讲,该挖掘体会的没有挖掘体会,缺少课堂教学应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三是合作学习效果差。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是“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现了,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每次只用二、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指导;有的不管问题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不论问题大小、深浅一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高中英语教师走出教学误区加快专业成长的途径
上述所列举的种种误区,表面上看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少数教师身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学校与教师应对新课程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心理,如不及时加以消除,必将对即将实施的新课改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结合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加快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泛涉猎各国文化,促进教师与世界交流。
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确立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更加注重各国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外国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进而有意识地将世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达到这一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优秀英语教师走出国门,学习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体会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多看电视英语频道,多上网浏览交流,重点研读国外新闻、国外教育以及历史传记、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书刊,通过多渠道涉猎各国文化,使教师能够站在全球一体化的高度,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所应具有的教学和应用双重功能,使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逐步学会应用地道的语言。
2、建立课堂表现档案,促进教师与自己对话。
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可能地从我们不熟悉的(下转第46页)(上接第30页)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此,可探索建立以教学后记、教学录像为主的课堂表现档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认识提高自己。通过教学后记(teaching logs),教师可以深入细致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细节,反思那些得体的、过度的、夸张的、不合适的、令人伤心的、兴奋的、发怒的言行事件。它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假定,分析这些事件能确证或挑战我们的假定。通过录像观察,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不协调;发现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厌烦、轻视、冷漠、不自信;发现讲课中的犹豫、停顿、错误。录像的作用有: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言行;使教师作出正确的估计;有助于教师塑造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3、精心创设心语专栏,促进教师与学生沟通。
高中学生由于其年龄接近成人,生理和心理相对成熟,人生观相对趋于定型,应该有充分理由成为教师谈话、沟通的重要对象。因为教师的教学是通过学生进行,并以学生认识的质量为其评价标志的,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教师的电子邮箱(E-mail)或QQ号码,让学生以不具名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使学生敢于说出内心想说的话。另一方面可开辟类似“学生心语”和“教师心语”之类的板报专栏,让学生通过专栏写下最感兴趣或厌烦的学习内容、方法、形式,写下自己的困难、不满与期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提交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和学生商讨解决。创设心语专栏,其主要目的要改变教师的“严师”形象,摒弃教师“自豪”和“孤芳自赏”的心理,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严重依赖性,从而通过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个性化发展,达到从学生身上了解自己,促进自身不断进步。
4、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同事探讨。
这是当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却往往为教师所忽视的途径。这一途径的最大特点在于,密切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环境相对宽松,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省市各级专业培训,增进相互了解和互相学习交流;可以立足本校参与跨年级、跨学科的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从中获得启发和提升,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学习,而哪些则要避免,自己和同事的差异之所在,从而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更好更为合适。也可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到周边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展对新教材理解的视野,研讨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从而在不自觉中改变已有的内在“认知”,完成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重建。
参考文献:
[1]张法琨选编《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郑金洲:《走向校本》,《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一、当前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的教学误区
近年来,为适应新课改的推行,不少学校未雨绸缪,对主要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许多创新的尝试,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误区,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课堂提问较空泛。走进现在的英语课堂,你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it?”“What’s your opinion?”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内容特点,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是谈讲色变走极端。笔者最近听了许多的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发现目前的有些英语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语”;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手段”;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赞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称为“走向综合”等等,教师想法设法追求学生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千方百计在教学的浅层面上操作运作,而没有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导致当讲的没有讲,该挖掘体会的没有挖掘体会,缺少课堂教学应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三是合作学习效果差。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是“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现了,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每次只用二、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思维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指导;有的不管问题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不论问题大小、深浅一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二、高中英语教师走出教学误区加快专业成长的途径
上述所列举的种种误区,表面上看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少数教师身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学校与教师应对新课程实施所采取的策略心理,如不及时加以消除,必将对即将实施的新课改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结合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加快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广泛涉猎各国文化,促进教师与世界交流。
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确立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更加注重各国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学习外国文化,特别是英、美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进而有意识地将世界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达到这一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优秀英语教师走出国门,学习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真正体会西方国家的文化氛围,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多看电视英语频道,多上网浏览交流,重点研读国外新闻、国外教育以及历史传记、科普读物、文学作品等书刊,通过多渠道涉猎各国文化,使教师能够站在全球一体化的高度,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所应具有的教学和应用双重功能,使学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逐步学会应用地道的语言。
2、建立课堂表现档案,促进教师与自己对话。
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可能地从我们不熟悉的(下转第46页)(上接第30页)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此,可探索建立以教学后记、教学录像为主的课堂表现档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帮助认识提高自己。通过教学后记(teaching logs),教师可以深入细致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细节,反思那些得体的、过度的、夸张的、不合适的、令人伤心的、兴奋的、发怒的言行事件。它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假定,分析这些事件能确证或挑战我们的假定。通过录像观察,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不协调;发现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厌烦、轻视、冷漠、不自信;发现讲课中的犹豫、停顿、错误。录像的作用有: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言行;使教师作出正确的估计;有助于教师塑造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形象。
3、精心创设心语专栏,促进教师与学生沟通。
高中学生由于其年龄接近成人,生理和心理相对成熟,人生观相对趋于定型,应该有充分理由成为教师谈话、沟通的重要对象。因为教师的教学是通过学生进行,并以学生认识的质量为其评价标志的,对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开教师的电子邮箱(E-mail)或QQ号码,让学生以不具名的形式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使学生敢于说出内心想说的话。另一方面可开辟类似“学生心语”和“教师心语”之类的板报专栏,让学生通过专栏写下最感兴趣或厌烦的学习内容、方法、形式,写下自己的困难、不满与期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提交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和学生商讨解决。创设心语专栏,其主要目的要改变教师的“严师”形象,摒弃教师“自豪”和“孤芳自赏”的心理,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严重依赖性,从而通过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个性化发展,达到从学生身上了解自己,促进自身不断进步。
4、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同事探讨。
这是当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却往往为教师所忽视的途径。这一途径的最大特点在于,密切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环境相对宽松,可以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省市各级专业培训,增进相互了解和互相学习交流;可以立足本校参与跨年级、跨学科的互相听课、评课活动,从中获得启发和提升,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学习,而哪些则要避免,自己和同事的差异之所在,从而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更好更为合适。也可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到周边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拓展对新教材理解的视野,研讨各种不同的教学理论,从而在不自觉中改变已有的内在“认知”,完成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重建。
参考文献:
[1]张法琨选编《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2]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郑金洲:《走向校本》,《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 【发布时间】2018/1/3 17:17:48
- 【点击频次】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