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

 

【作者】 奚一铭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获取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既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渠道,又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假如教师能够巧妙设计提问,就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同时还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相反,无效的提问会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而无味,也就不会有高效的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环节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中心来进行提问,每个提问都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即教师的问题会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问题之间要能做到层层递增、环环相扣、步步加深,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提出问题。无意义的提只会消耗课堂时间,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随后的教学活动的展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问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一定做到言简意赅,问题少而精,具有目的性,否则就会脱离我们的教学目标,体现不出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识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设计的提问也要做到难易结合。在面对认知程度差的学生,教师要提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问题,使学生逐渐拥有自信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在面对认知程度好的学生,教师就要增加问题的难度,让他们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分层次、分梯度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学到应有的知识,达到因材施教所能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趣味性原则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人们对某事物感兴趣的时候,才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当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兴趣产生共鸣时,学生才更容易自觉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寻求知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枯燥、机械的问题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我在执教《水》这篇阅读时,抓住母亲的话“你们真是饿坏了”中的一个用得有悖常理的“饿”字,引导学生比较: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渴”而要说“饿”?一石激浪,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把“渴”说成“饿”,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过渴水的感觉,但没有过饿水的感觉,只有在缺水的地方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那种渴是不同寻常的,成了饿。不同寻常的感觉就该用不同寻常的字眼来形容,一个“饿”字用得精妙,较之“渴”字,更写出了水的珍贵、重要。?这样设置悬念,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认真研读文本后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习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灵魂就是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否则,就是基本无效的提问。所以,在课堂提问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循循善诱,在对学生启发的同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少提“对错”、“是非”性等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多提开放式的提问,注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和探寻的激情,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等能力,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的提问设计要找准角度,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拥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
  (五)灵活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给出的答案往往与教师的课前设想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前要对课堂提问内容作精心的准备,还必须高度关注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要能够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紧紧抓住新出现的问题,灵活提问、举一反三,做到巧妙的转化和嫁接,令整个语文课堂妙趣横生。如果教师不顾课堂实际,一味的坚持自己课前设置好的问题,则会显得课堂非常的生硬,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前文刚刚学到公仪休特别爱吃鲤鱼,结果后文有一位管家要为主人送鱼给公仪休时,他却说自己一闻到鱼腥味就想呕吐而拒绝了。这时有一学生提出了他的疑问:“老师,您说撒谎是不对的,可公仪休他不是在撒谎吗?”这个问题让我始料不及,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公仪休这个谎撒的应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学生一番热烈的讨论过后,意见逐渐归于统一:如果说公仪休是说谎的话,那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婉转的拒绝,更是一种聪明的自我保护。[4]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个教师用心去研究。课堂上的提问技巧和方式,需要与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的成长趋向结合起来,实现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而不能拘泥于形式,成为无效的教学课堂提问,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就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课堂提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原则,、希望可以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美]丹东尼奥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2]加里·鲍里奇主编:《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版
  [3]刘显国著:《坚持心中的梦—刘显国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4]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5]兰爱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设计》[J],《小学时代》,2011年3月刊
  [6]王斌:《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学周刊》,2012年2月刊
  [7]崇德小学语文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实践》[D],2009年11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 【发布时间】2018/1/3 17:57:16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