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从三维目标中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作者】 田 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从三维目标中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以新编人教版七上第17课为例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3中学 田 静


  【摘 要】 本文以新编人教版七上第17课为例,从三维目标的设计思路出发,结合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实践了历史学科素养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三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关键词】 历史学科素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新编历史教科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家国情怀。
  在新编历史教材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文章将以七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如何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二、解决的方法
  (一)知识与能力——设计的骨架
  作为三维目标的第一个部分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如此要求的: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结合这课的内容我把它确立为知道西晋的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及北方十六国和前秦的建立。这其中就包含了历史学科中的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就这节课西晋的建立和灭亡,民族的内迁情况,以及十六国和前秦的建立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就是围绕着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从分裂统一再分裂又统一的过程。要让学生把知道从公元263年到公元4世纪后期这100多年的历史中的大事件,实现时间和人物及事件的对应,空间和地图的对应。
  教学设计中确立了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就如同人有了骨架的支持,最基本的形态已经确定,剩下的工作就是让人的体型更健全和完美。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的灵魂
  虽然这是三维目标的最后一个部分,但是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很明确地提出“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的责任感。”早在1934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就说过:“我们不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史学家,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上健全的公民。但是在中学或大学时期应当给他们以充分的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常识。”由此确定这节课的目标是: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国家的政策对保证国家安定统一的重要性;分析以黄河为中心的北方从统一到分裂,到再次统一的过程中,民族之间由对立到交流最后形成的交融,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丰富了中华文明。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稳定,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的发展这一观念。鉴于结合新疆特色,我加入了关于民族团结这一价值观,希望在教学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明白其实那二十四个字的许多内容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着,而不仅仅局限于当代。
  从历史核心素养看它涉及的是家国情怀这个方面。作为以人文性与育人为本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尤其是本国史,具体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公民观念,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学设计中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如同人有了灵魂,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标志,也是让人印象最深刻,最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媒介。
  (三) 过程与方法——设计的血脉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分五部分来表述“过程与方法”的,其中前三部分涉及的是学习的过程,后两部分设计的是学习的方法。有了这个环节才可能让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题积极的构建方式获得。因此,通过不同的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方法最根本的出发点。
  关于西晋的统一的背景我用的是图片和表格让学生得出魏国实力最强,为统一奠定基础;西晋统一的过程我用的是学法指导,让学生看书找出大事件(注意时间、人物和事件的结合);西晋的灭亡我选用的是视频和材料相结合,民族的交融我选用的是图片,史实相结合,再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民族间的互相学习出现了民族交融。其实这些过程和方法实现的过程就是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上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初中学生的历史理解更多的是对现象和事件的感受,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选用教学素材,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思考。
  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方法指导,就如同人有了血脉,搭建了心脏与肌体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全身各个器官和肢体之间的网络。
  三、问题的反思
  1、三维目标在一节课中不能是对等存在的。无论如何做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出现突出某一目标的现象,2016年名师大赛课选的就是这节课,几位老师同课异构非常明显地就可以看出来有的注重教学设计的立意高,却忽视了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的注意了教学设计的面面俱到,却让人感觉不能突出重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教学中的不平衡是种必然,也许好的教学设计正是在这种不平衡中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
  2、教师思想的与时俱进。新编的历史教材在很多观念上与旧教材是有大的出入的,就单17课而言增加了八王之乱和民族交融这一新概念。为此我翻资料和书籍重新去了解西晋的历史,尤其是是八王之乱,解读西晋灭亡的原因。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精装插图本》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反复读了好几遍,甚至翻出大学和高中的教材来找自己需要的材料。看书找资料就用了整整一个星期。其实在教学设计中最后也就用了两三句话概括,也只引用了一则材料。但是这真正印证了那句话: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理出了这节课的条理,更深层次地明白了编者的用意,也算一举两得。不过也发现“民族交融”是非常崭新的一个观念,能找到的关于它的字眼凤毛麟角。这也体现了这本新编教材的与时俱进,这无意要求我们教师的观念也必须紧跟时代。
  历史学科素养是对历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学有了更具体的目标,其实也是对教师本身的教研有了具体的指向,教师在教学过程想要向学生传授的,必须是教师本身所具备的,而且是驾轻就熟的。伴随着新课改,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必将是翻天覆地的,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必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3]《2016年全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学术论坛》
  [4]《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基本内涵及培养策略分析》王必闩

  • 【发布时间】2017/3/21 16:57:08
  • 【点击频次】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