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及防范对策

 

【作者】 张兴礼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及防范对策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十一中学 张兴礼


  【摘 要】 可近年来,本是静美之所的校园,不断有暴力、流血的事件发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校园暴力”俨然成为了21世纪的流行词汇,发达的网络和媒体机构让一幕幕“校园暴力”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感觉“校园暴力”就在身边,校园暴力事件是当事人永远抹不掉的疤痕,也更是整个社会难以抹去的伤痛,“校园暴力”早已成为一个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校园暴力;原因;特点;对策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内频频发生,各种事实提醒我们,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护学生、教师的人生安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是什么原因滋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究竟要以何种态度和防腐方法校园暴力的发生。 
  1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1)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三股势力与国外恐怖组织合伙,在国内阴谋策划藏独、疆独活动,不断制造一系列的打砸抢烧活动,不仅对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威胁,也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校园这块净土中,侵蚀着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 
  (2)地方文化差异与家庭贫富差距的原因。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差,容易形成隔阂而又不会化解,久而久之隔阂就会演变成矛盾,甚至变为流血的冲突。 
  (3)校园自身制度以及结构性的偏差造成的影响。日本社会学家池田理惠子指出:“侵害行为产生的部分可能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结构自身的问题,是由于制度化结构和制度化的行为模式所带来的一种可能性行为。”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共性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事实性地孕育了其暴力行为的发生。
  (4)个体的因素。一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缺乏基本的理想信念。二是法制观念的淡薄,法律观念的滞后,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发冲动,产生不理智的行为。三是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较低,在遇到压力或利益之争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四是不正确的恋爱观。因为恋爱观的扭曲,往往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在恋爱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自己或对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当今社会校园暴力的趋势及特点 
  2.1校园暴力团伙化及其特点 
  团伙化是校园暴力泛化阶段的显著特征。在此阶段,团伙主体的年龄结构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往往因为简单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简单随机结合起来,暴力手段较为单一,形式也较为简单,团伙性的暴力案件往往缺乏目的性。 
  2.2校园暴力个体化及其特点 
  近些年来,高校内频现故意伤害、杀人等校园暴力案件。虽然犯罪主体仅为一个人,但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个体案件往往是有预谋、有针对性的,实施的暴力手段也较团伙暴力的手段更为严重。此类事件通常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中。 
  2.3校园暴力主体多元化及其特点 
  近几年,校内与校外,学生与教师事件的暴力事件也频频发生。“浙江丽水学生杀害老师”、“山西朔州学生杀害班主任”、 “杨帆门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课堂被杀”此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暴力事件连续发生,行为极端、手段残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教训极为惨痛。此类暴力事件通常发生在一瞬间,没有预谋,没有计划,但施暴手段却令人发指。 
  3校园暴力的预防及解决对策 
  3.1加强校园自身体系建设,消除暴力犯罪的温床 
  (1)成立“校园暴力事件防治小组”,全方位说对校园内存在的隐患进行监测和防治,找到隐患的关键矛盾,对矛盾进行教育和引导。 
  (2)加强与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乡镇、街道派出所介入校园暴力的提前预防和迅速介入的机制,派出所帮助学校组建护校队,加强校园内巡逻的力度。 
  (3)学校对校园内存在的矛盾以及暴力安全隐患进情况行收集,加强调查、分析、研判,对引发校园暴力的矛盾掌握并解及时化解。 
  3.2加强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 
  (1)加强学校组织建设,发挥党团干部、教师在学校管理队伍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进取,从讲政治、讲法治的角度开创一个锐意进取、富有活力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2)管理者要充分融入被管理者的生活中,了解被管理者当前的需求和对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彻底掌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 
  (3)要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对学生们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顾虑及时进行疏导,或教导学生理性面对眼前的困难与矛盾,勿以极端方式去解决。 
  3.3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要建立沟通和访问制度。同家长研究现代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家长联席会。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利于家庭与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能协调一致。 
  (3)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相协调性。组织学生适时的开展一些社会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校园暴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矛盾在校园内的集中体现,要解决校园暴力任重道远,还需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领域多方位地探索研究,才能得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创立更为贴合实际的校园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鹰.校园暴力的形成与消解[J].政法学刊,2007(04).

  • 【发布时间】2017/3/21 20:18:17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