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因素

 

【作者】 李海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因素


湖南省永兴县朝阳实验小学 李海英


  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我们学校组建了数学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方向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有效性的研究》,在课题组,我的观察点是教师提问组,在听课研课的过程中,把授课老师的提问情况以及我自己的体会,再结合其他观课老师的一些经验,我觉得,把握好课堂提问也是高效课堂的一大要素。
  一、 提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提问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时,教师先讲述:学校先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三(1)班有20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30名同学参赛。问:那么两次运动会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共有50名同学参赛”。教师说不一定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学完之后答案就揭晓了。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趣,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的效果。再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 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边的长短不同的角,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这时有的学生说这个角大,有的学生说那个角大,但到底哪个角大呢? 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谁,于是老师就此揭示课题:“如果你们学习了有关角的初步知识,就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样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教师在学生怀着渴求新知欲望及情趣盎然中引入新课。
  二、提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提问要力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提问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正面或反面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求得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根据这一条件,可提出如下问题:(1)乙数与甲数的比为几比几? (2)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3)乙数是甲数的几倍? (4)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5)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6)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7)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8)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 (9)乙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一些需要学生研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探索。如:学习 “互质数” 概念后,可提出如下问题:“4与7互质、7与13互质、4与13也互质;5与9互质、9与2l互质、5与21也互质。想一想,是否有这样的规律:如果A与 B互质,B与C互质,那么A与C也一定是互质?”这样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纷纷议论起来,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三 、提问要适合学生认知实际
  数学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以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把新旧知识串通起来,更能加深他们的印象。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1)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什么?(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计算?这样的提问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 才能摘到知识的“果子”,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体验到获得成果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问还要把握时间和机会,通过适当追问把握课堂生成
  课堂开课时,学生的思维最容易开启,这时一些有趣味的提问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一定要展开追问,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也许就在教师的追问中。我记得我的一位同事在上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她的追问艺术非常巧妙,“这里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你是怎样发现的?”、“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规律?”、“你想把这样的规律画出来吗?”等等。我发现,教师的这些提问,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打断,而是一步一步随着问题而开展起来。
  五、提问要精准,提问的数量和频率要有控制
  教师提问语言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容易产生明确的思路。我在记录课堂提问时,一堂课大大小小的问题多的有100多个,少的也有70多个。感觉重复提问,无效提问偏多,这样真正有效提问却很少,因为问题太多,学生也疲于回答,学生候答的时间短暂,候答时间其实就是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因为候答时间太短,部分学生的思维被打断,他们的注意力,参与课堂的信心也会受到打击,所以看似课堂气氛热闹,其实教学效果很一般。这里特别注意提问的数量和提问的频率。
  六、提问之后对学生的回答要有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有肯定、赞许、解释的作用,学生大多对来自老师的评价是报以积极态度的,这里的互动和反馈不但增进了课堂凝聚力,更可以延续课堂有效提问的张力。有个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切忌用千篇一律的“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评价语,这样的词汇贫乏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也就不那么高了。
  三年多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课堂提问总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课堂提问,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琴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就是成功的课堂提问。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都应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合理运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 【发布时间】2017/3/22 9:25:14
  • 【点击频次】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