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体会

 

【作者】 谢艳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于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体会


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中学 谢艳龙


  新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不得不思考一下了:新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我们教师该怎么的教?学生该怎么学?经过不断理解体会新课改理念,逐步摸索、大胆尝试,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实践。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产生的背景及内涵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就工具性而言,强调的是它的交际功能,着重指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人文性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达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养成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搜集与整合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本领。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原来被动接受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自主学习是改变原有学习方式的基础。学贵有疑是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产生的,产生了疑问自己不能解决,合作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合作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完成了学习任务,既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合作意识;解决了现有问题,可能会产生新的疑惑,因此,只有援疑质理,不断深入探究,才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语文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受到极大约束,有碍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自主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内容和时间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的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是否用探究学习方法,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构建主义理论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帮助者、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
  构建主义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变色龙》授课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生存方式就各式各样,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大多数动物的皮肤颜色是不能改变的。却有一种动物能够随时改变皮肤颜色(播放变色龙变色图片),如它伏在岩石上身体就变成岩石一样的颜色;躲在树上就变成树的颜色。它就是变色龙。有一篇小说的题目叫《变色龙》,可是主人公却是一个叫奥楚蔑洛夫的警官,那么,警官奥楚蔑洛夫和变色龙有什么联系呢?下面大家自主读文,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踊跃地发表见解。当然,这个过程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堂上,这就是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表现在课堂上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可以完成相同的题目,也可以完成不同的内容。这种合作彻底改变了师生的交流方式,每名学生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养成了倾听别人见解的习惯。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共同完成了学习内容。我在《变色龙》一课,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文中关于手指头和军大衣的细节描写等问题)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结果各组全部解决问题。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探究点,通过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分析研讨、解决问题、交流展示等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在特定情境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抓准时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变色龙》一文教学中,学生在列举人物描写方法时,有名学生提出“在人物描写方法中,哪种方法最重要?”的问题,我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列举课内外作品中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没有得出结论,于是他们打破原有组别,按观点重新成组,课后继续探究。经过一周的探究后,学生们得出结论:刻画人物时,各种方法都重要,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文章需要和人物形象而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初步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课堂效率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这些可喜的都要归功于新课改,不仅改变了我的教学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灵活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

  • 【发布时间】2017/4/9 10:13:15
  • 【点击频次】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