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小学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作者】 徐雪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徐雪梅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数学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心理学表明,爱动手和问问题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灌进去的知识牢得多。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智力。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在课堂上,我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并结合本校本班实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圃,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殊的花园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锥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面出圆形花圃的形状。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难以完成,必须有伙伴合作。而且在运用长钉、短绳和锥头的综合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小技巧,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地画出这样的圆,因此这个画圆的过程便增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了画圆时各要素的作用。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圆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又要求他们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又感到发自内心地需要,要用圆规画圆,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只脚相当于锥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长绳。学生在激烈地思考和不停地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乐趣,体验着享受。
  2、充分运用授课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
  教师的授课技巧是一项教学艺术,不仅需要教师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他们对教学环节和知识整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1教学把握教材意图,注重结合实际生活,数学教材中一些看似背景平淡,缺乏浓厚生活气息的例题和习题,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生活大胆的活学活用,不仅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注重知识的迁移比较,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类似、学习方法类似、解题技能类似的知识进行对照,凭借知识方法的共同点,可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迁移比较,于同中见异,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同时,这些过程中,也包含学生独立出题、独立解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注意的集中,如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是很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而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比较中掌握解题方法。
  2.3激励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自学中、交流评价中质疑,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同时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释疑,从而在质疑、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激励质疑是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肯定,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思考的积极性。
  3、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是个体心理素质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兴趣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一定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意志。
  4、组织竞赛,强化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之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和课堂教学相比,因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更为小学生接受和喜欢。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小学生较难接受其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总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有了具体生动的课外活动,学生就可以从具体的实际计算和测量中来领会公式、定理和概念,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面积、高度、速度等计算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测量球场、校舍、旗台和拱门的面积;利用投影测算树木、房屋的高度;利用相关数据来计算汽车、自行车和水流的速度等。这些活动小学生很感兴趣,既可以巩固完善所学知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
  总之,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从而愿学、乐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涉及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这需要老师在熟知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从而使小学数学流光溢彩摇多姿。

  • 【发布时间】2017/4/9 10:49:43
  • 【点击频次】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