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作者】 李开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道西小学 李开河


  【摘 要】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背景。积极主动地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抓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证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具有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夯实学生终身学习基础的重要作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
  经常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今后习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课内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将各种阅读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进行实践,并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的同时可以逐渐自身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二、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处于一种“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一方面要让学生从主观思想上认识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古往今来众多伟人因爱读书而最终有所成就的轶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
  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外部客观环境。教师自身要提高对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同时,孩子的家庭要充分理解和支持进行课外阅读。父母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很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年龄还小,自控能力差,而在升学和就业压力都如此之大的今天,作为家长有责任监督他们在最重要的阶段做最重要的事。对于家长们的担心以及对课外阅读的误解,教师要加强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引导。如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的方式与其进交流,开展“亲子阅读”等家庭阅读活动等,为孩子课外阅读创造浓厚的外部环境。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童年时期,对他们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更显得要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要固定课外阅读时间。习惯成自然,家长可以规定学生在每天的某个时间内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不指定内容、不规定范围、不固定方式,只要孩子喜欢,只要孩子认真去读去体会就达到了目的。另一方面要压缩课内阅读时间。实际上,课内我们所教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就是为了运用于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更多是要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当然,还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点滴时间,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点滴的时间,积少成多,养成“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概念。 
  (三)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
  1.学生自读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对话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自悟、体验,相互交流,指导并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以纠正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式的语言阅读教学的缺损。注重学习效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师生共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我们要求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各人的读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后嘎然而止,让学生带着疑惑主动走近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自己曾读过的名著、经典篇目……在共读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3.亲子共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发出阅读倡议,为家长推荐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目;同时,学校构建读书交流的平台,定期开展“亲子阅读交流活动”,家长、孩子共谈家庭阅读的做法,交流学习的感受,共抒读书心得,在彼此的交流中分享读书的乐趣,增强阅读的兴趣,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读什么书,要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其次阅读过程,减轻阅读负担,享受其中乐趣。最后阅读交流,允许各抒已见,珍视独特体验。。 
  三、活动展示,感受课外阅读乐趣
  因为喜欢阅读,学生才会去阅读;因为喜欢阅读,学生才会觉得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除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阅读之后,通过班级读书会、专题辩论会、课本剧排演等形式,如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外知识的丰富多彩,主动融入课外知识海洋,尽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今后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高涨。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受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了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学生才会自觉投身于课外阅读,在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才能真正植根于孩子的生命之中。

  • 【发布时间】2017/4/9 10:50:26
  • 【点击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