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老少边山地区中小学教师 信息化水平有效途径的探究

 

【作者】 许定祥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高老少边山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水平有效途径的探究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研室 许定祥


  【摘 要】 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师资力量缺乏,如何用好现有的信息技术装备,培养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力图在深入农村基层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老少边山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水平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改变农村教师思想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改进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帮助老少边山地区学校培训“信息技术能手”,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扩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等方法让广大农村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关键词】 提高;教师;信息化;途径;探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以及“农村义教学校薄改项目”的实施,为老少边山地区的学校增添了不少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奠定了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物质基础,让农村学校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条件。然而,与此不相协调的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滞后。由于信息化教育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山地区,起步晚,发展滞后。原有信息技术装备几乎是一片空白,教师接触信息技术设备的机会也很少。绝大部分学校没有配有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师当中,熟悉信息技术装备使用的教师非常之少。对于信息技术装备,教师不但在操作上陌生,应用能力低下,在思想观念上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化教育理念滞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和“农村义教学校薄改项目”后期的培训中,探索出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改变农村教师思想观念,强化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由于城乡教育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老少边山地区学校教师自身学历偏低,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相当多的一部分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做代课教师转正的),因此,也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大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只能使用“粉笔+黑板+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这部分教师是一种挑战。他们不愿接受和使用,有年龄偏大,技术欠缺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观念落后,不思上进等主观上的原因。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教师不可能再游离于教育信息化进程之外,教育信息化也不能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理论的系统培训,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推进老少边山地区学校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项目培训实施前期,我们选择一部分学校作为试点,选派教师到县城学校参观“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学校组织教师观看多媒体教学课堂实录,开展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通过试点学校的经验,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实现了观念上的转变。他们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否则就会被淘汰,同时也让教师们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给自己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和能力上的提升。在收获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这一做法向全县农村学校进行了广泛推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切实可行,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农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在以往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主要采取大范围、大班额的集中培训模式。这种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多。培训教师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培训安排的操作练习不够,学得很不踏实。参加培训的教师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还多少有点收获,而对于大部分来自老少边山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年龄稍大一些的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很少,甚至是一片空白,觉得几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培训回到学校仍然不敢使用设备,生怕搞出什么问题,结果让装备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越是偏远的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装备的器材和设备闲置率就越高。
  根据以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开展项目设备培训应用时,采取分片培训,责任到人的模式。将县域内农村中小学划片分区,采取“县对乡,乡对村,村对点”的培训模式,由各培训小组包片包校开展培训。具体操作中,是由县级培训小组负责乡初中和乡中心小学的培训,乡中心小学负责村校的培训,各村校负责所辖教学点的培训。这种培训让培训者走入基层学校,面对面,点对点开展培训。不但克服了过去那种“学习时间少,培训班额人数多,实践操作机会少”等弊病,而且是在本校培训,学员面对平时自己使用过的设备,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上手。学员之间都是熟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培训中我们发现,在村校开展的培训效果很好,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上手也很快。学员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很接地气,收获很大。一些学得快的学员很快成了培训教师的好助手。很多平时碰到的问题在培训课上或者与同事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很快就解决了,参加培训的教师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在县级以上培训中没有看到过的现象,因而,培训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帮助老少边山地区学校培训“信息技术能手”。
  在深入基层学校开展“分片包校”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每一所学校培养一至两名信息技术能手。将那些有一定基础,领悟能力强,学得快的学员组织起来,给他们“开小灶”,有意识地让他们强化训练,把他们培养成一线学校信息化培训的教师。然后,通过各校的“技术能手”开展校本培训。这种方式和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提高老少边山地区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好途径。同时,为提高各校“技术能手”的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在县教育局电教站的组织安排下,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他们到县外培训和观摩学习。 
  四、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扩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校本培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要求各学校成立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管理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开展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要层层落实培训任务,统一培训考核评价标准,分段考核,累积记分,表彰先进。要让“县对乡”培训中培养出来的“技术能手”担当校本培训的工作。近几年来,各农村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操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多媒体素材库的编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几何画板的应用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及“农村义教学校薄改项目”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了不少的教师学习、培训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的理解,推进远教教育资源的科学应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住改变老少边山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化教育理念这一重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人为本的培训,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软件的收集和开发,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推广,是提高老少边山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强化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7/4/20 16:01:02
  • 【点击频次】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