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作者】 王绍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语文“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贵州省威宁县兔街中学 王绍明


  一、学习困难生概念的界定
  语文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困难,难以达到初中语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非凡教育措施给予补偿。但应注重不能把他们称为差生。差生的说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认为学习差就是智力差,就是差生。学困生强调的只是学习困难,学习差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
  二、语文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由于语言学习的特点之一实践性的优点,语文学困生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相对少些。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课前。课前不预习是语文学困生的普遍表现,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今天要上什么课或者把老师之前对他们的课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净。②课中。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部分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听,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教授什么内容,同时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最终,他们成为了课堂的附属品。他们出工不出力,人在而“神”不在,浪费时间和精力。③课后。这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潦草,能拖则拖,能糊则糊,有的甚至经常不做。根本不把课后作业当回事,从而打破了老师精心安排的学习巩固体系。④课外。课外用于语文的学习时间甚少,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也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影响学困生的主要因素
  形成“学困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从学困生的视角来看。主要因素不外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形成学习学困生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内部因素,而内部因素的主要方面则是心理因素。
  (一)外部因素
  ①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取仕直至今天的升学考试,本质上体现的是应试式教育和淘汰式教育。长期积淀的“劳心者治人”及教育中“优胜劣汰”的观念,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害怕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某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也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②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愈加迫切,也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视学习为畏途。一些家长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子女学习的内在需要得不到强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③学校教育的不当举措。毋庸讳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统考的指挥棒使相当部分的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尖子生”,而对学习学困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使之几无翻身之日。④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大开发、大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留守儿童增多,以及留级率的严格控制,客观上也导致了“学困生”这支队伍的不断扩大。当然,这些似乎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在此不作赘述。
  (二)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毫无疑问,内部因素是“学困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众所周知,上面所讲的几种外部因素,对所有学生而言,都同样客观地存在看。并非仅仅对“学困生”构成影响,因此,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学困生”自身的素质。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不管“学困生”属于哪一种类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存在心理缺陷。学习困难与心理缺陷往往互为困果,或者是学习困难导致心理缺陷,或者是心理缺陷导致学习困难。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们的心理状态都主要表现为:①抑郁和自卑。“学困生”的心理大多表现为厌烦、厌抑,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无可奈何的状态,对学习无任何兴趣可言。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自怜。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常常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挫折,容易在学习上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与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作比较,于是产生了“我不行”的自我暗示。过低地评价自己,长此以往,自卑心理日渐强化。②迷惘与矛盾。一部分属于能力型、基础型的“学困生”,他们也想学好,但由于学习基础未打好,或学习技能差、方法不对头,虽然学习很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因而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严重的受挫心理。对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与学习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他们原本学习成绩就比较差,在学习上没有较大的成就感,但在其内心深处,却又希望自己也能象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那样,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重视,因而也在暗地里下功夫努力可收效并不是很大,处于较深的矛盾之中。③自臆和侥幸。有些“学困生”由于意志薄弱,往往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自我安慰。认为自己学习虽不好,但还有其它的长处;自己尽管差劲,但回头看看还有比自己更差的同学殿后,因而甘居下游,且心安理得;还有的甚至盲目地认为自己平时不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不行,存在着侥幸取胜的思想。因而不思进取,无意改变现状。④逆反与嫉妒。由于“学困生”常常受到种种程度不同的歧视,因而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由此滋生出对他人的嫉妒心理。他们对于别人胜过自己的地方不服气。耿耿于怀,表现出对对方的不满、怨恨,甚至讽刺、挖苦,做出一些既不利人又不利己的事,如故意捣蛋,影响他人学习,散布读书无用的言论等。⑤焦虑和放纵。实际上,许多“学困生”也想在学习上能有“翻身”之日,于是在无形中给白己加压,整天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赶不上人家,导致心神不宁,甚至心中时常充满无名之火,学习状况非但未能好转,反而呈下降趋势,于是反向发展、原谅并放纵自己,听天由命,自甘落后,甚至走上邪道,真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发布时间】2017/4/20 16:58:18
  • 【点击频次】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