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作者】 谢艳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转变的几个观念


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中学 谢艳龙


  目前大家对中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持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持续提升初中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观念和实践经验,让我体会到了农村语文教学应转变观念,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具有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作为教育者应明确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去探讨、去实践。那么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
  一、要转变过度重视课本的观念
  课本对教学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课本,学生就失去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依据。现在的语文教材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但有几套教材可供教师选择,在内容上也紧跟时代步伐。这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只靠课本是很难完成应完成的任务的.叶圣陶先生有一段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句话既可以说是叶先生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一项总结,更给给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从中可以理解:要仅仅靠课本是不容易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的,因为它毕竟不过是个“例子”。现在的教材选文都是有定评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多数教师教学也很努力吃透教材,并且在课时安排、教法选择、布置练习等各个环节上都下了功夫。但为什么语文课的质量就是提不高呢?其实,关健就在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只有“一”,没有“三”,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吕叔湘先生就强调过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这里边当然包括语文课本)?”。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学习语文要多读书。这是因为《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中曾指出“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复去老使唤那几百个伺语”,“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而且“大量阅读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了解的事物,需要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参考书”,这样练就学生了使用工具书的本领。韩愈曾有:书读得多了,“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表达能力也会提高的说法。因此语文教师就不仅仅要把课本教好,让学生学好,而且还要辅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不光要读文学作品,还应读其他各种读物。广大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这些书籍,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籍前,自己先要读,把自己读的体会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有深刻的印象,甚至过了多少年后,还能记起老师介绍给他读过的书.这样的教师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
  二、要转变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观念
  在“中考”和“高考”这俩大指挥棒下,现在的语文教育,实质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从进了中学的大门,学生就笼罩与考试的阴影之中。高中的学生眼睛盯住了高考,初中的学生紧盯着中考,就连小学生也在这泥沼中苦苦挣扎,平时语文教学中讲练关系也受着考试序列的制约,数不清的名目繁多的测试占据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乐此不疲地把测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更是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之中。考试并不是不应该的。必要的考试能让教师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衡量学生学习的成绩和不足,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重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工作不能没有考试。但有些考试跟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背离,出现了高分低能,甚到出现把考试绝对化了,考试压倒一切,它对教学的指挥作用不可低估。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工作,社会舆论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无一不是看其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录取比例。尽管从上到下一再强调不能以学生成绩来考核教师的工作,但至今仍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语文教师应转变“唯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努力探索,使得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刘国正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声疾呼:?“跳出应试怪圈”,他希望语文教师“不围着考试指挥棒转,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学生基础扎实,就可以应万变”。他还呼吁“报刊应大讲应试教学之害”,大力宣传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取得好成绩的先进经脸,建议“命题时,不仅考虑有利于筛选,而且要考虑有利于教师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这是一位老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切中时弊,不可等闲视之。
  三、要转变以“法”为准的观念
  “法”,是指语文教学的方法。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选用恰当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办功倍的效果,选择了不好的方法,要实现教学意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年来,语文教师很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被广泛推广,在一定范围内,为促进教学工作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一种观点不能不引起注意,就是过分强调教学方法的作用,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于是各种各样教学方法一时间泛滥成灾,课堂上,有人用“三步法”,有人用“五步法”,有人用“诵读法”,有人用“点拨法”,有人用“谈话法”,有人用“讨论法”,等等,不一而足。其实这些方法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它们各有其所长,大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但寄希望于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创新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恐怕会事与愿违。我们要认识到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比教学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要。假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教学内容片面单一,学生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可能把课上好。教师的素质还包括师德师风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不是光靠改进教学方法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因此那种仅仅想靠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观念,是需要改一改的。

  • 【发布时间】2017/5/8 13:40:17
  • 【点击频次】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