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述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作者】 袁华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述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中学 袁华金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处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进一步扩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训练方面。课外阅读是语文课所必须的和应有的,这是由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和智慧,高尚和纯净的感情也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到学生的心中,哺育学生健康成长。
  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工作以来让我感到最头疼的就是每当在课堂上要涉及课外知识或文学常识时,底下总是一片沉寂,学生视野狭小、知识贫乏,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甚是难堪。其实我也明白,我们的学生知识面太窄了,这与他们课外阅读的不到位有着莫大的关系了(虽然地区的差异和限制也是有一定关系,但我认为还不是最直接的和最关键的,也不是本次要谈的重点)。1、学生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主观因素主要是:不能正确认识课外阅读和不能排除外界的干扰,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有些人认为课外阅读是没有必要的,学习嘛,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一下学校开设的课程就足够;还有人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浪费时间,如果课外还要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那么除了课外作业,吃饭,休息,哪还能有时间来玩耍呢。客观因素主要是:到了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变得紧凑,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们整天围绕着教科书或辅导书打转,整天钻在作业、习题或试卷中,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看书。曾有人说过:“学生是否喜欢读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人是否喜欢读书。”的确,我们是一个很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风气的国家,但是老师们应该在这方面指导一下学生,帮助孩子跳出语文教材,从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2、家长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多持消极态度。学生、家长往往把分数看成是命根子,所以成绩在他们心目中是第一位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当然,这是大教育环境决定的。因此,部分学生的家长不能理解、不能支持,甚至是直接明确反对,家长的消极态度往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或者阻碍,或者抑制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家长认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必须是“教材辅导书”,这种对课外阅读的狭隘认识,带有明显的局限性。3、学生课外阅读无序与低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序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盲目地、没有选择地读,得到哪本读哪本。二是所读的书不是“精品”,喜欢阅读学生推荐的那些搞笑的或是武侠言情一类。44.9%的学生把漫画、卡通书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作为阅读的主要对象,67.3%的学生把中小学生自己写的作文集作为主要的课外读物。阅读的无序必然导致低效。4、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些好的习惯,诸如:较为广泛地涉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名著,每周或每月的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依照个人兴趣经常性阅读和搜集某方面的文字材料(比如说像电影评价,时事评价,足球评价等);持续关注报纸、杂志以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网络文字资讯……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能够养成。而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诸如:没有阅读几行便昏昏欲睡,对文字描述的事物不在头脑中联想、想象、加工和存储;没有自己的阅读计划,不懂得选择,盲目地跟风,喜欢追随大流,没有自己个人的心得;不读报纸、杂志甚至宁愿沉迷网络游戏却不看一些网络文字资讯……等不良的课外阅读习惯却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还不容易根除或是矫正。
  二、课外书籍阅读有哪些意义雨果曾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对课内语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1、通过研究对学生进行课外自主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健康成长。自主课外阅读能力强调突出一个“自主能力”。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养成求知欲望;自主选择阅读方法,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阅读伙伴,倡导合作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提高独立感悟能力。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语文课本无非就是一个学习的例子”这种理念我在课堂上也会常常讲给我的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上,可以说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重要的,但终究还是显得窄小了。那么通过课外阅读来延伸和拓展就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必要的途径。
  3、服务于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简单地,课堂教学目标不管是一个目标,还是三维目标,也或者是多无目标,要能够顺利和圆满的完成,必须是主体学生和主导教师同心协力才能做到的。
  4、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生的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改变自我、发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当课外阅读不再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学生方能在自主的状态下,读得广、读得深,也才能写得灵活,写得更有个性。在这时,身为语文老师,便会体会到课外阅读指导中“润物细无声”的成功喜悦。
  三、语文教师要作好引导工作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选择书籍、科学的阅读方法、做好积累,并在阅读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训练。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理尚不成熟,因而大部分未能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同时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都需要教师作具体指导。(一)、提高课外阅读认识,培养兴趣,形成一种自觉的爱好。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地动力。而阅读则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没有主体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个性化、多视角、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1、从教材中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把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大量内容转移到课外去阅读,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2、从课文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信息、新颖的手法,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4、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们能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科技以及一切有益的读物。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刊杂志、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及中外名著,作为对课堂内容的拓展,通过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广泛了,求知欲更强了。5、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剪报荐评,收集各种生活事件写成随笔,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以及自然环境、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等,对新认识、新信息、新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出来。(二)、传授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尽可能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学生在课堂里也接触到许多,哪一种阅读的效果最好,也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致。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而对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用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泛读是要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三)、推荐一些名篇名著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报刊。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我特此推荐的古今中外部分名著精品和精彩刊物,希望能够引起课外阅读者的注意,并用心去读,这些书籍刊物精彩纷呈,不管将来做什么,都是非常有必要作为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1、《周易》,2、《道德经》,3、《孙子兵法》,4、《论语》,5、《孟子》,6、《小窗幽记》,7、《三国演义》,8、《红楼梦》,9、《西游记》,10、《水浒传》,11、《唐诗选》,12、《宋词选》,13、《元明清散曲精选》,14、《聊斋志异》,15、《中国神话》,16、《伊索寓言》,17、《希腊神话传说和故事》,18、《朝花夕拾》,19、《阿Q正传》,20、《骆驼祥子》,21、《繁星·春水》,22、《圣经》,23、《爱的教育》,23、《战争与和平》,24、《哈姆雷特》,25、《哥伦布传》,26、《居里夫人传》,27、《牛顿传》,28、《拿破仑传》,29、《名人传》,30、《一千零一夜》,31、《安徒生童话集》,32、《老人与海》,33、《培根人生论》,34、《马可·波罗游记》,3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6、《巴黎圣母院》,37、《悲惨世界》,38、《简爱》,39、《莫泊桑短篇小说集》,4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41、《吉檀迦利》,42、《居里夫人传》,43、《汤姆索亚历险记》,44、《追忆似水年华》,45、《呼啸山庄》,46、《唐·吉诃德》,47、《鲁宾逊漂流记》,48、《百年孤独》,49、《第二十二条军规》,50《童年》,《基度山伯爵》,51、《茶花女》,52、《十日谈》,53《辽宁青年》,54、《读者》,《青年科学》,55、《青年博览》,56、《百科知识》,57、《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58、《中华散文百年精华》,59、《语数外学习》,60、《文摘周刊》
  四、课外书籍阅读的检查和效果评估课外阅读的展开,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觉自愿阅读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的时候,必须采取强化手段,以克服惰性。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变成自觉自愿的行为。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目标与要求,比如:向学生提出“每天课外读书30分钟”的口号,要求每天写出至少100字的读书笔记,并注明日期,以督促自己;检查方法包括:每周一读书笔记上交检查一次,并做出讲评,奖勤罚懒,每天利用课前3分钟讲演进行检查,比如话题有我正在读的一部好书,一篇好文章,一个好故事,一则好新闻,一句精短格言,一例精彩用词,或者一段读书心得,一篇评论文章,等等;通过这种形式,既起到了检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交流学习和效果评估的作用。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在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让他们在课外阅读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营造一方广阔的天地!

  • 【发布时间】2017/6/5 18:31:04
  • 【点击频次】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