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杨邦举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化乐镇化乐初级中学

【摘要】 民主的崛起靠教育,教育的进步靠创新。创新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了新教学理念中的一种精神,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中不断求新。

【关键词】 和谐民主;激发兴趣;优化课堂;
【正文】民主的崛起靠教育,教育的进步靠创新。创新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了新教学理念中的一种精神,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习中不断求新。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是学生愉快学习所必须的氛围,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发展小学生性情健康多样化的必要条件。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保护了学生创造的渴求。因而成为学生创新教育所必须的前提。换言之,一个唯我独尊,要求学生围着老师运动的教师,怎么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会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又怎么能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助燃剂。
  “亲其师才能信其言”,师生情感融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于冲破教材和老师备课内容。记得在公开课《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教学中,在总结出“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后,在巩固练习中,学生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甚至于个别学生把听课的教师拉了进来,展开了你问我答的学习氛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由地讨论起来,在讨论中更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的理解。试想一个声色俱厉的老师,怎么可能培养出敢在公开课上“添乱”的学生?问题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良好素材。问题越辨越明,创新的灵感也愈发突出。可见,学生创造力的产生岂能离开其乐融融的师生情感。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没有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摸一摸、想一想、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要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满足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合适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实践活动、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兴趣的目的。
  (三)鉴赏数学中图形美,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趣谈数学中的典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比如:祖冲之、陈景润为探究数学知识一边走路一边演算的故事,数字符号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提问可直接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提问可分为四类(一)辨别性提问。要求学生对是非进行判断,大多数学生容易猜中。(二)叙述性提问。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经记忆、背诵可回答。(三)说理性提问。即“为什么”。学生须积极思维才能圆满回答。(四)发散性提问。如“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这种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重要作用。上述四种提问,各有用途,但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靠后两种,特别是第四种,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面,设计问题,在备课当中,即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给学生提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让学生有尝试创新的机会。
  四、打破思维定势,在求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它要求学生凭自己的智慧积极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途径去思考问题。如做一题多解的题,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解题汇报成果后,教师予以肯定,再组织学生讨论,比较哪种解法好,像这样一题多解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思维日趋灵活。如:我在讲“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土豆,先切一刀使学生见“面”,再切一刀见“棱”,三刀见“顶点”,这样演示既形像又直观,又较快地突破了面、棱、顶点三个概念,然后通过观察长方体模型,进行抽像概括,学生记得清楚,学得牢靠。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最基本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心中时时装着学生,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导,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求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金池 《如何创新有效的45分钟初中数学课堂》
  • 【发布时间】2017/7/5 19:26:08
  • 【点击频次】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