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作者】 周小将

【机构】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新村小学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指导朗读;提高能力;
【正文】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大纲中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呢? 下面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的范读要想起到作用,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样,教师的朗读就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因此,教师研究好朗读颇为重要。记得在教五年级下册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我叫了几个学生朗读“天下真是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句话时,没有一个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于是,我就范读了一遍。然后,我就叫学生再朗读。这次,学生的朗读就很有感情了。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师生是无法进入到课文的角色中,这样就难以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大意。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可以给听者以美的享受、无限的遐想、深刻的情感体验,更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在朗读指导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凭借教学资源,通过情境的创设,深入其中,通过朗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理解语言技巧,轻松自主地享受到“读”的快乐。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音乐渲染的方法创设情境;插图创设情境;气氛渲染的方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想像体验的方式;利用基本功图画再现等。它们都是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结合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它。
  如在教学《荷花》时,我采用插图创设情境。《荷花》的课文插图,在一泓清澈的池水中,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白色的荷花娉娉婷婷地从中间冒出来,宛如一个个姿态各异的美丽仙子在随同我翩翩起舞。教学中,我通过对画面的渲染,使学生既获得了整体的形象感知,又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不由已地走进荷花池,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对美好的事物也有着最强烈的心灵感应,他们发现并喜欢上美丽的荷花。“言为心声”,同样也就会对描写这美景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因此而变得亲切可爱起来。此时,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评价中指导朗读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评价的作用,进行细细品味,那么学生就能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思想内容,记住妙词佳句,习得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意蕴。记得在教《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班里朗读能力较强的陈清妹朗读了描写“小河美”一段中的“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胞里。”一句后,陈剑锋同学评价说:“她特别强调了‘清澈见底’‘透明’两个词,让我感觉到了小河的‘清’的特点,但声音太轻了,感觉没力气。”另一个同学车燕紧接着说:“我认为陈清妹把声音放轻,恰恰体现了小河的静的一面。这也是小河的另一面美呀。”陈清妹立刻站起来说:“我觉得小河就像是一位纯洁而美丽的少女,正温柔而又恬静地依靠着妈妈,陶醉在北大荒的美景中呢,我之所以轻声地读,一是为了突出她的安静甜美;二是不忍吵醒她呢。”其他的同学听了,都纷纷点头,向她投去了佩服的眼神,并纷纷模仿读起来。这样的评读练习,不仅能以读促讲,能使“读”深入课堂,落到实处,而且也可以在评价中自然提高了学生的说的能力、读的能力。
  四、预习中指导朗读
  在预习中指导学生朗读,对提高课堂效率,达成学习目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0分钟的课堂,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每教一篇新课文,教师先给学生布置朗读预习任务,第一步,课前告诉学生有关于新课文的背景,或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这样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前提下,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第二步,通过查字典扫清文章中的生字,为流利的朗读扫清障碍。第三步,让学生多遍地朗读课文,直至对课文感到熟悉为止。第四步,请学生摘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写写对课文的感受。
  总之,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朗读能使学生理解的同时受感染和熏陶。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不难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杨映华《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甘肃教育》 2006 (08)
  [2]《小学教学参考》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综合版总第609期
  [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7/8/6 19:46:39
  • 【点击频次】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