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 文东生

【机构】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井龙小学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方法有效之一。

【关键词】 动手操作;激发兴趣;促进探索;
【正文】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的作用
  1.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形象的物体知识。有了学习兴趣,“要我学”自然就变成“我要学”。
  2.动手操作,促进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知识来源于现实,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和生存的基本能力。在教师创设的操作情景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中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亲自探索的欲望,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严谨态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义、法则得到验证,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便于调整教学方法。而且,如果学生反复地参与了动手操作,也会养成一种能力,学生会要求自己认真地完成每项操作。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 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个人借鉴了不少有经验老师的方法,结合自己日常工作的尝试,认为可以从课前、课堂、课后等几个方面来渗透学生的动手操作。
  (一)课前动手。
  1.课前收集有关信息,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而数学预习之其中一种好方法,就是巧妙组织教材,把“活”知识教给学生。课前,让学生观察生活,搜集信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自主地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知识,并感到所学的知识的价值所在。例如,在教学“百分率”这一内容时,课前先要求学生进行小调查:我们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百分数,怎么用的?学生会搜集到:学生考试的合格率,种子的发芽率,小树的成活率等等,并深入到社会上去询问这些百分率在实际生活是怎么应用的。这样,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2.课前自制学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用纸片制作各种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学生为了剪全各种三角形,就必须去复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课前布置学生制作底面积、高相等的圆锥和圆柱,动手去量一量,学生一方面复习了圆柱的知识,一方面也惊喜发现: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和高相等的三分之一的圆柱体积。动手制作学具,学生容易接受知识,也乐意去完成预习任务,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也增强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1.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形成动手操作的有利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有利条件,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设疑、质疑、释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一件趣事、乐事。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我通过让所有学生动手摆一摆,学生在动手中发现34减7,散开的4根小棒是不够减7根的,但是解开绑着的小棒后,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之后,老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讲述出来。教学时,本节课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致高,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生活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抽象的内容落实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桌上有12支笔,你能帮老师把这些笔平均分给四位同学吗?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易就把笔分给了4位同学。当老师提问:你怎么知道自己分对了呢?学生会说:每个人分到的都是3支,同样多。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学生有了操作机会,通过操作,也就很容易理解了什么叫平均分的概念。
  3.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到此为止,学生也只是“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如果老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就会加强学生动手的动力,也会加深学生操作的印象,提高动手操作的效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三) 课后学以致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1.手工制作
  课后利用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可以在活动时,要求学生做一些圆柱形的实物模型。教师提示:制作圆柱时必须先画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示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拼一拼,会剪出不同的圆柱模型,油桶、口盅、柱子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圆柱和圆柱计算方法的理解。
  2.小设计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解决。例如,在学习了正方形的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要求学生为教室设计铺设不同规格的瓷砖。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会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这样,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也促进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可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爱学”“会学”数学。
  • 【发布时间】2017/8/6 20:58:37
  • 【点击频次】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