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作者】 王 晶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佟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2011版《课标》最突出的调整。提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大家的目光多集中于阅读教学的词句训练及感悟中,往往忽视了识字教学这块最基础的阵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识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就圆满完成低段的识字任务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汉字不能独立存在,否则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成为阅读和写作基础的意义。学生认识汉字,了解汉字在词句、文中的意思,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于说话、阅读和写作才能够体现汉字存在的价值。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呢?
  一、关注汉字的演化过程
  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在学习文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象形文字字形演变的大致过程,体验象形文字的构字规律。学生因新奇而感到特别兴奋,并在形象的图形和抽象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这样既能快速地记住要认识的汉字,又能激发识字兴趣,主动探究象形文字的演化过程,激活联想记忆,领会图画含义,培养识字能力。如本节课李老师呈现这个“戴”字,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戴”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佩戴在头、面、颈、手等处物品,另一个是放在心中拥护的意思,与同音字带领的“带”就不易混淆了,这就加强了汉字的语用能力。
  二、强化扩词造句
  2011版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关于写话有明确的要求,有这样一段阐述“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可见,词语的运用多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借助识字对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
  比如李老师教学识字这一环节,学生大量的扩词,有二字词语,有四字词语,并用喜欢的词语说话,并且老师加强难度,用上两个词语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如果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下去,学生不仅只局限在两个词语的运用了,三个词语甚至四个词语也没有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随之提高的还有语用能力。
  三、关注积累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产生兴趣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记忆深刻。我鼓励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做好充分的预习,在学习生字之前,先读课文圈生字,将生字的字音读准,通过翻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进一步弄懂字形、结构,到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让学生结合语境,有意识地组词、说句子,二年级培养学生组成四字词语;到正式学习的时候,开展比一比,谁积累得多,予以奖励。其次,我也经常找些有意思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竞说,凡是用的好词或好句,或是画在书上,或是写到自己积累本上,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丰富了词汇。在积累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加强梳理,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盘点”,边学习、边温习,并且将所学内容条理化,归类。还要通过展示平台来激发积累的兴趣,如定时举办成语大赛、故事大赛等来促进积累的积极性,并初步通过展示来进行语言的运用。
  四、关注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点
  那么低年级语用的切入点到底抓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抓词语的准确性与句式的运用。我们低年级的课文中的单元训练重点、课后题等大部分都是围绕这两个语用点进行编排的。例如:我执教的《王二小》一课,我是这样处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抓住“常常”这个重点词进行语用训练,采取的策略是:先理解常常什么意思;再与另一个长长进行区别;最后运用两个不同的“常常”进行选词填空。再如:本节课李老师执教的《画家与牧童》重点抓住“一……就……”句式进行说话训练,采用渐进式的教学策略,既降低了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我先把这三个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边读边比较:(1)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2)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3)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2.指导学生找出“替我拿”、“给我洗”、“帮我挠”这几个词语,在读中深刻的体会动词的巧妙运用。3. 出示句子:小手帮我拿拖鞋、小手帮我洗手绢、小手帮我挠痒痒。让学生再次从读中掌握“谁帮谁干什么”这种句式的写法。4.请学生仿照课文的这种句式说一说以下四个句子:“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既借鉴了课文的规范性语言的表达,又能在读中吸收,在写中运用,最后逐渐提升“语用”水平。 
  总之,低年段的识字重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保护儿童的天性。在训练上重在方法的指导, 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凸显浅、实、活、趣的教学特征,就能很好地
  在识字教学中落实语用训练点,让孩子们在识字教学中提高语用能力。
  • 【发布时间】2017/8/6 21:00:31
  • 【点击频次】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