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作者】 任代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长安小学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的真情实感可以在作者与学生的感情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及时调控学生的情感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只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把学生的思维想象推向新的境地。本文笔者从语言表达要有情感内涵;课堂结构要有张有弛;引入情境,激发情感;深刻理解,丰富情感;以情动情,迁移情感等方面论述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情艺术;
【正文】小学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文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缺乏兴趣,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课堂实效不高。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课文本身很精彩,情感很浓郁,师生的期望值也很高,但就是没有高潮出现,总达不到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原因何在呢?教者缺乏激情艺术是重要因素。教学中,教者不仅要有浓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之情,并使其体验文章之情呢?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语言表达要有情感内涵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平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这类老师应该从基本功练起,从朗诵入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从而做到有声有色地进行教学。课堂上要适时调整情绪和精神状态。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使老师不能从素质教育考虑,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这就转移了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激情语言的优势,使学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学习。另外,教师还应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
  二、课堂结构要有张有弛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要改变教学方法。现在不少教师还习惯于依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老师讲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又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呢?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信息的反馈。有些教师上课只顾自己讲,丝毫不留意学生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动向随时调正自己的讲课内容或方法,以适应学生听课之需,这样势必造成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越是分散的恶果。大量地重复地无目的地布置作业,使学生精神疲劳,学而生厌,学生的注意力当然集中不起来了。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制造的,也是课堂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没有高潮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
  三、引入情境,激发情感 
  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动的影响,情感好比“润滑剂”,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习成为心理的需要。情感是语文学习、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如果在上课开始,教师能够根据课本内容制作出课件进行激情导入,恰当的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果。
  四、深刻理解,丰富情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过程刻板,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又会因失望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弱化,以至于逐渐消失。因此,教师在把学生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境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能够得以持续,成为一个个连续不断的情境.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 
  五、以情动情,迁移情感 
  教学活动总是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所以教师讲课必须带着激情,进入角色,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文章的生命是情感,而“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可见“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都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情感因素是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在人的活动中起驱动、调节、强化的作用。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交流有机结合,在作品、学生之间架起情感之桥,触发学生的情思,必能活跃思维,开发智力,从而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的真情实感可以在作者与学生的感情间架起一座桥梁。一个好教师必须能够及时调控学生的情感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要成功的上好一堂语文课,只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把学生的思维想象推向新的境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7/8/6 21:36:14
  • 【点击频次】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