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中仁爱之心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摭谈

 

【作者】 暴 娜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四中学

【摘要】 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除了使孩子获得知识,还应培育他们健全的情感,树立把学生看做发展的人来对待的教育理念,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尊重、理解、仁爱所有教育对象。语文教学中通过教育者与对象之间“心”与“情”的交流与沟通,达成“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 不断完善学生健全的品格,在品格的塑造上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仁爱之心对学生健全品格塑造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仁爱之心;品格塑造;
【正文】教育的人性化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以发展人为过程,以完善人为目标,强调用“心”去感化“心”,用“情”去感动“情”,通过教育者与对象之间“心”与“情”的交流与沟通,达成“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使学生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使他们健全的品格得以塑造,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笔者试从语文教学中仁爱之心对学生健全品格塑造的过程作一论述。
  一、以仁爱之心融化坚冰,唤起学生的品德意识
  仁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爱是人际和谐、团结、协作的前提,如果丧失仁爱之心,人性发生了异化,那整个社会将不协和,因而教育者应以尊重人为前提,思考传统教育中人性关怀的缺失问题,不要把“所有学生”看成“基础一致”,必须认清学生个体差异,因势利导。
  面对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学会以仁爱之心欣赏学生,可以激励他们的上进之心。回溯初二学年,我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有这样一个可能是人见人厌的学生,科任老师管他,他就在课上把音量提得高高的;同学拎来饮用水,他会毫不顾忌地把手伸到桶口胡乱地摸......其他几个科任老师轮番的狂轰滥炸总是不能奏效,班主任准备要“清理门户”,他央求再给一次机会,否则主动转班。担任语文老师的我于是深入接近他,发现他不是全班乃至全校最坏的孩子,只是把聪明用错地方,一旦帮他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绝对不输于那些觉得聪明的人,我试着找个机会引导他。一次两节语文课连堂课间休息,我在教室走廊外特地留意他课余爱玩些什么,只见他在讲桌上拿起粉笔,正想朝桶口画什么的时候,我朝他喊了声:“淘宝,又准备玩什么新花样?”待他明白是叫他时,脸上泛起从未有过的红晕,从那以后我都这么称呼他。他后来得知这是“淘气宝宝”的昵称后,跟同学说从来没有那位老师对他这样叫过他,就努力地表现得一次比一次收敛、乖巧,身上的不良习惯慢慢改掉了,我总不忘适时表扬他一下,他也渐渐地主动向我问些问题,几次交谈中透露出原先的所作所为对其他人造成了危害,觉得自己应该尊重集体生活中的每一个分子。
  由此我得出这样的认识,那些蛰伏的不起眼的种子,只要你以仁爱之心浇灌它,是可以轻易地发芽、开花、结果的。“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天才。”师生间的爱与敬如一条双向的车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很清楚。假如孩子没有学到友爱,人生旅途会增添危机与阻力;反之,孩子对人都是一份友爱,他的人生就会化解很多恶缘与灾难,人生之路将会愈走愈宽广。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人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其实,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备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也必发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
  二、以文本触发仁爱之心,培育学生感恩之情
  孔子最早以“爱人”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诗经大雅》中也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人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或获得他人的帮助后,便会产生一种积极情绪,它促使受惠者为已收到的恩惠做出回报。无论是施恩还是感恩,双方在施与报之间形成了帮助、施救的认同感。长期以来,师生关系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学生的感恩之心难以养成。为此,应让学生在优秀的文本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恩教育。
  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健康的品格和情感,品格的完善与知识的完善至少是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倡导融洽、和谐的仁爱之心,是未来人品格的需要。学生的心犹如一片净土,学生时代给他们的心灵播下仁爱的种子,让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他们将会推己及人地报答师长,回报社会。
  三、以仁爱之心诱导移情能力,引发学生换位思考
  “仁爱之心的移情能力”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是一种不计外在功利,不论一时利害的“不忍人之心”,它也是“爱人”思想的重要体现。过度强调个体感受, 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 这就是同理心不足的表现。而将心比心,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作为教育者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迁移复制到另一个容器,而是进行心灵的接触与撞击。移情是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道德领域起着粘合剂的作用,而重视仁爱之心移情能力的培养,就能为道德迷茫的学生指明方向。
  我在作文指导课上特意设置了“山东好人”单云峰的话题:单云峰救助摔倒的骑车老人并把他带到诊所做检查,反被老人咬定是肇事者,可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善举而后悔。我就此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在场的单云峰,你会怎么办?学生们热议了一阵后,有同学说,我们不能当漠然的看客,没有权利袖手旁观,也不会考虑被冤枉的后果;也有同学说,将心比心,自己或家人掉落于水,别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袖手旁观,我们又作何感想?在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后,我适时诱导:“不知从何时起,路遇摔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竟也成了一个问题,于是人们助人时开始犹豫,不敢“轻举妄动”。单云峰“顺手”的善举不是昙花一现的惊艳,而是用他的行动教育了我们懂得换位思考。”事实如此,时下道德良知的缺失对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滑坡的根源在于仁爱之心移情的缺失。因而作文课上以仁爱之心来诱导移情能力,启发学生换位思考极具现实意义。
  教师是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桥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程师,没有倾注爱心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仁爱之心的培养,让师生间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不仅让孩子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还使他们健全的品格得以塑造,从而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力耕.《常怀仁爱之心——教师职业素养漫谈》
  [2]王君宝.《为人处世,“仁爱”之心不可无》
  • 【发布时间】2017/8/6 21:38:47
  • 【点击频次】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