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李怀科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土主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综合各种因素,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的一种能力。在社会上生活,特别要注
  重提高自己的学习力,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核心竞争力。数学学习力是将数学学科的特征与学习力结合提出的一个概念。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互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力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切入。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数学学习力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模仿力、可塑性很大,故小学阶段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为人师表”的形象要求更高。数学学习力是一种综合力,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与学习创造力构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众所周知,生命中第一次的体验对个人成长影响很大。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力对其自身学习的重要影响,明白学习力提升的重要性,有意识地配合教师提升自身的学习力。
  (二)教学内容富有层次性与选择性,渗透实践性、文化性与人文性
  教学内容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智慧的媒介,因此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层次递进的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适合学生层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攀升而不是过于容易或过于困难。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像人上楼梯一样,阶梯太高,就无法攀登;阶梯太矮,既慢又费力。只有合适的高度,人在攀升过程中既快又有成就感。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教师进行分层教学,使能力高的学生不断提升,能力差的学生不自卑。同时,对于习惯差的学生给予多帮助,有针对性照顾不同学生禀赋差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力,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数学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密切相联,富有实践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是数学学习的归宿。同时,富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悟数学学习的有用性。教学内容还可以结合学校所在的文化与人文景观,让数学学习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地方特色,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化与生活化
  学习情境创设可以吸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秘心理,保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和力。在熟悉的数学学习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数学学习的生活化,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数学学习不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也不再是学生枯燥的思维训练。情境教学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情境的创设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小学数学学习情境创设应多种多样,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指向数学的实质。学习情境的创设也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发现的空间。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重视学生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具体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厌恶数学——喜欢数学——爱学数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开展新颖的数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特色的数学活动和课程,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趣题、数学谜语、数学知识等内容贯彻于趣味数学课当中,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搜集数学家故事、探访历史名题等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学生们带入一种合作与竞争的愉悦数学世界,在游戏与活动中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再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用处。
  (四)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愈发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与热爱程度,促进数学轻松学习,增强学生团结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然而在有的农村小学,特别是藏区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尽管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但是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指挥,没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笔者发现所谓的分组讨论,学生间的分组每次都是一样。小组的成员是就近分配,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就开始了象征意义的讨论。小组成员的讨论因时间短,成员间更多是自己摸索,交流讨论不深入。故要建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下,每个人可以展现各自不同的特长,体验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而探究学习可以使数学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动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探究学习还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和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后要注重数学方法的积累。从小学教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生成情况来讲,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多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习惯,但是我们却要积极培养学生去努力地探索更科学更严谨的数学研究方法,不仅仅是解题能力和技巧,更是探究那种情感和思维的经历,那种为了解决问题而努力探索的竞争过程。比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中,我们的重点就是要求学生能用乘法一步计算和连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教师在突破此环节时不能仅用简单的例题反复演算,习题再三训练巩固,而应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前提下,感受这个思维的过程,再努力总结学习方法,以此来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分析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能急于求成。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始终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进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7/9/7 9:42:33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