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搭建学生自主飞翔的舞台

 

【作者】 杨春祥

【机构】 贵州省六枝特区新窑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迎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流意识,震荡着每个教育者的心灵。《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应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主体性教学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操作为主线、合作为主流的新型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扶持下,始终处于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知识探求的全过程,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如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历史教育领域内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等待我们教师不断寻觅、上下求索。笔者就北师大版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以期与同仁共同探讨,力求提高。
  一、在质疑探究中求创新
  “为学患无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求得解决的过程。质疑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无疑而生疑,有疑要思疑,思疑要解疑;要抓住教学契机(在解决教训重点、难点时,在得出新的规律时,在知识容易混淆时),组织学生多方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有创见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七年级《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一节中,一学生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现出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最后通过讨论得出几种观点:(1)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2)把泥土做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3)半坡人房屋中有火炕,火炕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又如:在学习“司母戊鼎”时,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一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学生独特的发言在我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我也认真查阅资料,在以后备课时各细致,做更充分的准备。这种敢于质疑,又敢于探究的态度,表现了学生独立的自主的学习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一个个矛盾,组成问题的阶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发现知识。即便是在探索中出现了知识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在点拨学生自己矫正失误的同时,也应充分保护学生质疑、思辩的积极性,让学生继续保持和发扬大胆质疑的创造精神。
  二、在操作体验中求发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历史知识,通过自主操作,去发现或创造出来。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令人终身难忘。教学操作化,既体现了国际上通行的“适度的形式淡化”原则,又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操作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为学生提供演示、动手实验练习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去发现新知,培养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节中,我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顶洞人像,再比较二者异同。学生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又如:在七年级下册《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节中,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带领学生走向“雕版印刷术”:“你想走入时光隧道吗?想亲手试一试雕版印刷吗?快快行动起来吧!”学生们早就跃跃欲试,拿出准备好的小刀、橡皮(或土豆、萝卜)开始刻字,有的同学甚至在家就刻好了带过来。最后把大家的作品用印泥印在白纸上,一起欣赏,一起讨论雕版印刷的优点和缺点,使知识在动手中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掌握。学生们感觉到原来遥远的历史是可以这么近距离地触摸,他们的知识积淀和综合能力原来是可以这样发挥。“操作体验”使历史教学更加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增强了历史课的亲和力;使得历史与现实兼容并蓄,比枯燥地探讨纯粹的历史问题更能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
  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自主操作,不仅提供了直观经验,增强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领悟。当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时,不但对历史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增进热爱历史的情感,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在协作交流中求发展
  “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靠保证。合作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智慧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兴趣爱好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对新的意义的建构;还可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和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调控,创设一种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促使学生在交流沟通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交流中发展。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个性特征、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6人),把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通过相互协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在协作交流中,学生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思有所得,学有所获,同时也体会到了钻研与探究、思考与创造的快乐;学生学会了参与讨论,,学会了表白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倾听同学的发言和吸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在合作学习中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习的革命》中所说:“一个发育很好的头脑、一种学习的热情、以及把知识融会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每个学生通向未来的关键。”“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体验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心灵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读自得的充满灵性的感悟,成为乐此不疲的探索与进取,成为相互协作的交流与汇合,成为充满激情的有价值的创造。
  • 【发布时间】2017/9/29 11:20:37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