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传承民族文化的阵地——学校教育

 

【作者】 赵小明 秦晓鹏 刘国清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

【摘要】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发掘今天的资源、拓展未来的希望。学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她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民族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她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既有的文化精神财富。

【关键词】 民族文化;学校教育;文化熏陶;特色校园;
【正文】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将民族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习、传承本民族优秀精神文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把民族文化教育引入校园建设中,培养富有个性的民族地区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精神生活,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根本转变。
  一、传承民族文化,功在学校教育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主要阵地。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首先,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每个人的成长都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其次,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从根本的意义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而学生就是最佳的选择,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一方面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活动的集中与指向程度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和接受民族文化的主动性比较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凭借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克服困难与障碍,保证学习活动的连续性与层次性,使之得到深化提高;还有,学生学习和接受民族文化的创新性较强,他们在学习与接受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常规,能够推陈出新,尽善尽美。
  第三,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种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虽然如民间艺人,演出团体、包括影视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毫无疑问仍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一方面教师由于职业的高尚,未被金钱腐蚀;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对较强。
  第四,课堂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传播民族文化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是教学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因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可以借助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唤醒民族主体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阵地,是培育民族文化人才的摇篮。而学校的发展又因为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艺术,我们需要“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注重五个字:讲、弃、存、扬、活。
  讲——讲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
  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观念;“唯女人与小人难养”的性别歧视;春节放烟花炮竹的不良民俗就得根除。
  存——宝贵文化遗产要保存。存的方式有三种,物态、活态、虚拟。保存的目的是留据存根,要求真求全。
  扬——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东西要弘扬,要创新。比如传统民俗,春节意义在于家人团圆,体验人伦和睦与温情;清明节的意义在于铭记先人之德;端午节在于弘扬爱国精神与民族大义;教师节在于发扬师道;母亲节在于弘扬孝道,等等。
  活——“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而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我们“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二、传承民族文化,情在字里行间
  滋养民间文化根脉,扎进生活沃土传承。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学校教育责无旁贷。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想:“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的内涵,字里行间,无一不是中华文明的辉煌写照,透过古色古香的词句,民族文化的馨香扑鼻而来,可谓沁人心脾,如痴如醉,令人叫绝。
  学校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包括——选择、挖掘、传递、创新四种方式。“选择”体现为在众多民族文化元素中择取适合学校的民族文化元素。“挖掘”体现为对那些已经消亡的民族文化元素的整理和再现。“传递”体现为利用学校教学形式完成民族文化元素的迁移。“创新”体现为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保持与时代的适应性、同步性和发展性。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仅仅经典文化,就够我们感慨万千,思如泉涌,例如:
  咀嚼《论语》,我们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之道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走进《史记》,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成长画卷,我们更感受到了司马迁身残志坚终成巨著的顽强与不屈。
  吟咏李白,我们惊叹“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奇特想象,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诵读杜甫,我们感动于他身处贫困却思索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子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欣赏《窦娥冤》,我们不仅了解了封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而且感受到了作者关汉卿揭露黑暗的勇敢与犀利。
  阅读《三国》《水浒》,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忠义的价值。赏析《红楼》,我们在惊叹贾家的奢华糜烂的同时又流连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
  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走进其中,我们能找到道德的榜样,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走进其中,我们能领略学习的乐趣,明白什么是忘我,什么是充实。在经典中,我们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艺术,文学的奥妙。
  三、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借力弘扬民族文化之风,着力构建特色校园。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凝聚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
  优秀文化立校,全面发展育人。在优秀文化日益得到发展重视的今天,学校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如虎添翼。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为此,许多学校每年都卓有建树地举办民族艺术展演、运动会、青春风采大赛、书画展、红歌会、毕业晚会、庆祝元旦、放飞“五·四”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为校园增添了鲜活的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是健康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创办特色校园的教育。例如: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第一中学,在认真抓好各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有效开设学科兴趣小组,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可谓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生机勃勃。
  ?就仅仅拿大课间跑步来说,初中部、高中部合起来有六十多个班,上午第三节课一下,学生迅速归队,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精神饱满,声音洪亮”,跑出了自己的豪气、底气、大气、霸气、勇气。学生从跑步做起,跑出雄心壮志,跑出生命激情,跑出昂扬斗志,向着美好的理想开拓奋进!这怎能不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意志的集中体现呢!
  学生坚信:“未来,未来,为我而来!”“有付出,就有收获。”人人朝气蓬勃,个个血气方刚。面向未来,阔步前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明确,勇敢拼搏,团结奋进,争创佳绩。如2017年7月西畴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女子兴趣足球队参加文山州初中部女子足球选拔赛,以全胜战绩荣获文山州冠军,最后代表文山州参加8月云南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又取得了总决赛第七名的好成绩。试想,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办学条件十分困难的中学,兴趣小组不仅能获文山州八市县之首,还能在云南省众多的强队下,争得荣誉,如果不是平时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训练,获奖谈何容易!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就是要“把根留住。要发扬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要善于取其长、补其短,实施开放办学,多措并举,凭借自己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方能成功。
  总之,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会使民族民间艺术学习变得更生动、更容易、更多样,且从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多姿多彩、鲜活充实,也会让更多的学生认识、了解并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去。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打造特色校园。
  参考文献:
  [1]孙杰远,刘远杰.融合与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其路径卟中国民族教育,2012(1);
  [2]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3]冯增俊,万明钢.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于瑮.文化多样性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16(01)。
  • 【发布时间】2017/11/1 10:19:34
  • 【点击频次】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