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探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者】 苟于兵 杨 丽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笔山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现在农村初中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总觉得学生交流不起来,往往只有少数的几个优生发言,他们或者讲解习题的对与错,或者把习题的解答过程念一遍,对所涉及的内容,并没有更深的阐述;成绩不好的学生无从表达甚至听不懂。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教会学生合作交流。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有效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呢?我认为,这必须从日常教学中抓起,为今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共事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谈谈我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一、营造合作交流氛围
  曾经很多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一站起来就两腿发抖,头脑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时候,学生与老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磁性”课堂。合作学习的氛围有赖于教师用心营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保持微笑,让学生“敢说”。对教育而言,微笑是爱心的传递,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
  在师生交流中,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对话,让学生“敢说” ;在生生交流中,教师要以一个欣赏者的姿态来倾听和评价。课堂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老师的语言说得亲切友好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在课堂上,当学生参与交流过于紧张时,我常会亲切地说:“都是自己人,不用紧张”。师生相视一笑,紧张气氛就消融了。学生成长的过程能否发挥潜能,表现出最精彩的一面,离不开老师阳光般的呵护和肯定的掌声。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敢于合作交流了。 
  二、培养和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谈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合作基本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学生的都好动喜欢好动,表现自己,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所以首先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要专心听;要有“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接受并边听边修改自己的观点;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当然,最后老师要及时适当的评价学生。
  2、学会讨论
  在老师宣布讨论之前,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要讨论什么;其次老师要适当指导学生怎么样去讨论;最后,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要让讨论落到实处。
  3、学会评价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学会真诚的肯定和赞扬他人,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建立自信,从而有助于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培育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教学课上,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农村乡镇初中,普遍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及其有限,所以要在学习小组的培育上下功夫。
  1.分组要均衡
  以在建立合作小组的时候,老师应该考虑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每个小组按好,中,差三类不同的学生进行搭配,尽量让合作小组的水平均衡。水平相对均衡了,他们的研讨速度,探索水平才可能大体保持一致,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优生能带动差生,达到学生的互补。
  2.教师要掌握每小组每个学生的情况
  各小组成员中的学识水平,智力能力,性格品质各不相同,老师熟练的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情况后,每次在回答之前,先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在讨论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地找到答案。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树立成员的集体意识。
  3.教会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的好处可以说很多,但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整个合作过程犹如一盘散沙,这样就会成为走过场。这时,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分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初中一年级在刚开始入校的时候,同桌建立二人学习小组比较好。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班上同学分成四人学习小组,并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做一分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做出汇报。每次合作时,同学就能各尽其责,就不会担心有谁会无所事事。分工也不能一成不变,要轮流交换,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四、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当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合作小组后,教师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和时间就尤为重要了。首先老师提供的合作学习内容必须适合每个学生参与,要有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其次实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把握时机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当然在除了日常的教学中,适当的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外,我建议,每学期设计两节专门的小组合作能力强化训练课,对合作学习进行强化。
  例如:学习了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时,我提出问题给学生探究:如何在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学生会在问题的疑难处“矩形的一边在哪?” 提出问题。经过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会想到把问题分解为:当矩形的一边在直角边上时、当矩形的一边在斜边上时两种情况进行探究。然后还从特殊的结论猜想出一般性结论:过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中点C、D作第三边的垂线,垂足为E、F,则点C、D、E、F四点连线围成的四边形就是在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的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从而顺利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主要学习形式,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商,也发展了学生的情商。只要我们从低年级起就规范,科学的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从小建立合作意识,对合作能力进行扎实有效的培训和锻炼,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7/12/5 8:49:01
  • 【点击频次】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