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策略

 

【作者】 邓春国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建设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理想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从教师主体的智慧引领、学生主体的亲历体验等方式维度展开思考和研究。而事实上,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想课堂的构筑过程如果缺少了蕴涵活力的内容资源,那么一切方式层面的教学行为便会因失去赖以依托的原始肢体而显得苍白无力。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它虽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不能机械地再现数学教材,被动地使用数学教材,而应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具备充分挖掘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的价值的能力。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勇于重组教材
  教师要研究教材,理解作者的编排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等。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细心揣摩,勇于否定教材、重组教材,还教材内容于科学性。一是要及时地修改教材。二是要恰当地重组教材。教师备课时不能唯书,而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已有经验出发,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思考: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知识的链接、衍生?三是适当地增删教材。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渴求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以形成合理的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增长他们的见识。从学生角度考虑,大胆地增删教材,对学生的发展会极有好处,但这必须十分谨慎,切忌喧宾夺主,舍本取末。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安排了一个城市的路标图,而这个地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他们很难体会到图中所标的“10千米”和“23千米”大概有多远,因此,我把这个例题更新成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到新站大约有10千米”,“火车站到学校大约有23千米”,“火车站到206医院大约57千米”。学生基本都去过这些地方,因此在此基础上比较容易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
  二、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
  新教材中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究的欲望,然而静态的主题情境较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索欲望,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挖掘和利用好主题图资源,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中的“主题图”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一年级上册第75页“加减混合”的主题图,展示的是湖里原来有4只美丽的白天鹅,飞来了3只,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静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变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三、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
  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依据主题图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合理整合,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四页“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出示了四种常见的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根据这一主题图的启示,教师可以在新课前一天给学生交待任务,让他们自己或在家长带领下到附近观察、访问,看一看哪些地方用到了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第二天上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进行组内汇报、小组交流,期间涌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老师没想到的精彩片段,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测量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能全面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四、开发教材中的习题资源
  新教材较旧教材的练习形式又有了新的突破,比较丰富多样,我们除了要利用好教材里的“做一做”、“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练习形式外,还可以把学生身边的事物和活动,甚至是学生中常见的游戏引入练习中,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结合,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对称图形”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在画“2”的对称图形时没有进行左右的调换,画出的还是“2”,我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2”,让两名同学分别站在白纸的正面和反面观察,让其他同学猜测他们看到是什么图案,通过反复交流和验证,学生很容易找到画对称图形的诀窍。这样让学生感觉既轻松有趣,又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题多解等方法。也可以把习题变式,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小故事,数学日记等。在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学会了收集整理资料。合理选择练习形式。
  五、更换原有例题,还原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还得还原于生活,所以例题应该是学生生活的缩影。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有着许多学生熟悉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人的生活行为事件,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从中找到例题的原型,再把教材中的例题融入这个原型,进行生活化处理,课堂教学就会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易学乐学。新教材已经力所能及地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但是每个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和课程资源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因此,并不是教材中的所有范例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所以我们有必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更换原有例题,以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六、运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错误”在所难免。由于“错误”折射了认知主体丰富的观念信息,所以纠正错误对于转变数学认识、促进知识建构意义深远。因此,“错误”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面对“错误”,教师应以“错”为媒,慧眼捕捉,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反驳评价、补充完善等学习途径来发掘错误根源、生成新意思维,使数学学习在“曲折”中走向“深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时,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错误。通过巧妙设计,机智地将错误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错误的解决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导入阶段,当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这一错误结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画图剪拼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自主纠正错误,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道题:在五年级学生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我班24名女生平均每人捐款48元,30名男生平均每人捐款5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当教师正在就(48×24+54×30)÷(24+30)这种方法讨论解题思路时,一名学生急着补充他的简便方法:(48+54)÷2=51(元),并且振振有词说:“全班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部分,我就把一名男生捐的钱加上一名女生捐的钱,再除以2。”这时,教师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该生的方法,而是及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辩论,有学生继续说到“这样非常简便,能很容易算出男女生的平均数”,但等这一学生一说完,就有很多学生表示不赞成,因为男女生的人数是不相同的,不能直接相加除以二,如果男女生相同则可以这样。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平均数本质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教师机智地把握住这一教学时机,让学生的偶发错误成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透彻,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数学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只要我们教师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积极地从教和学的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好课内外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的课堂必将会是一个风采迷人、朝气蓬勃的新天地。
  • 【发布时间】2017/12/5 10:08:16
  • 【点击频次】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