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作者】 梁 云

【机构】 广西北流市新丰镇初级中学

【摘要】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方针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建设。如何进行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对我们农村初中教师来讲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困境;应对策略;
【正文】多年来,本人一直坚守在农村教育战线,同时,也担任了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颇多,有苦有乐。在实际工作中,深知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已出现诸多新问题,新特点。现本人就结合实际谈一谈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困境,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
  一、面对的困境:
  (一)条件设施的限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初中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和城镇初中学校相比,农村初中依然显得比较落后。
  1.硬件设施的薄弱。在农村初中,学生用的电脑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一个班的每一个学生;教室设施缺少多媒体;有的学校甚至缺少学生活动场所,以我校为例,硬件设施的不足限制了不少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的开展,深深制约着班级文化的形成。
  2.活动经费的不足。由于农村初中经费紧张,不少班级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的课余生活只能在单调乏味中度过,即使开展一些活动,都只能是项目单一、内容贫乏,难以激起学生的热情,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3.师资力量的不足。如今,在农村普遍缺乏音乐、美术、体育方面的专职教师,即使有一些音乐器材、美术器材,也就成为了摆设而已,学生音乐课、美术课无法正常开展,从而制约着班级文化的形成。
  (二)片面追求升学率。
  在当今大环境影响之下,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就是看该校的升学率,升学率高的,学校老师就教的好,升学率低的,就是老师教的不好。因此,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如何,就成了家长、社会对学校和老师唯一的评价标准。在当今农村初中,家长大多把考高中再考大学当成孩子唯一的出路。在这样的大环境压力之下,迫使不少农村初中把提高升学率当成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唯一追求,这样就使的班级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余时间全被文化课的学习占领,老师无暇积极指导初中生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三)家庭、学校、社会成合力严重不够
  家长认识的片面性。农村家长素质水平普遍低,对孩子的期望只有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又把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全部依附于学校。而自己对孩子的其他方面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青少年的不断增加。据我的了解,初中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要远比小学家长外出打工的多。我当班主任多年,多数情况下,一个班中,留守学生占一半左右。
  农村初中有5成学生家长长年不在家(主要是外出打工),有7成家长很少过问孩子成长情况,几乎所有家长都没有文化活动指导的意识。社会更是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这样一来,需要家长、社会参与的班级活动没有办法开展,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二、应对策略
  虽然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困难非仅以上所述,但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安全文明的需要;是实施实施以德治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前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那么如何在困境中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呢?结合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力,结合农村实际,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注重制度建设。
  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1.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方面 ,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因此,在制定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广泛听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在由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民主选举。  
  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例如,我任教的七年级2班在班干部和课代表的选择上就是全部由学生自己民主选举。同时增设多种岗位,如公物管理员、学习小组长等。
  3.完善奖励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班级都加以肯定,并予以表扬,口头表扬还不够,利用奖品。奖励要按照公平、公开、全面、全体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表现。例如:今年在我校举行的“五四”庆祝活动中,对积极参加活动,表现较好的17位同学进行了物质奖励。
  4.引进处罚制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生在班上的行为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当这种社会影响出现负作用时,采取了一些处罚措施,比如打扫卫生、写一篇字等。
  (二)注重物质文化建设
  1.保持教室卫生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搞好班级环境卫生,保证教室窗明几净,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全班同学长期的努力,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良行为作斗争。从中培养了学生文明的观念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2.教室内的布置  
  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班级环境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在本学期我们班级里开展了一次“铭记感恩”的班会活动,采取师生共同参与布置教室的办法,这样既使他们开动了脑筋,又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
  3.注重仪表美,增强师生的亲合力
  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教师的仪表美,能提升学生对教师的亲合力,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三)注重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行为文化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面对班集体的宝贵时间,更是班主任倡导、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针对班中部分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现象,部分学生对家长生活的艰辛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的沟通较少,我在“三八节”到来之际,开展了“学会感恩”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开展,学生受到很大教育,并向父母写了感恩信。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亲情的教育,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节俭。
  2.开展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开展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此外,还应积极组织班中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广播体操比赛、艺术节、诗歌朗诵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获得展示自己的才华的体验,获得自信。
  3.开展评优选先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习小组”“文明学生”,在班级中设立“优秀奖”、“进步奖”等,树立典型。评选时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放大后进生的点点滴滴,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
  以上是本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做法,不管条件怎样艰苦,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不可缺少,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班级行为文化活动,首先活动必须要有价值,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或寓娱乐于活动之中,或寓求知于活动之中,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其次还要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1]《杜威教育论著选》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发布时间】2017/12/5 10:09:39
  • 【点击频次】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