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师生互动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才郎卓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摘要】 一直以来,作为一线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不显著,尤其表现在学生学习多年仍然不能真正掌握学习方法的现状。本文从激发兴趣、氛围营造、改变教法等方面对课堂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 初中政治;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
【正文】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囿于一定模式,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致使“知”和“行”脱节,导致初中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就愉快地探究它。所以,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触动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老师和学生平等地探讨、交流、分析材料等,可以培养兴趣,更有助于孩子们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神贯注、理解得透彻、记得牢固,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时机也让他们明白不要轻易忽视某一学科,因为任何专业都能挖掘他们的潜质。我们应该非常严肃、正确、认真地对待自己、分析自己,从各个侧面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一点点积累,一天天成长,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掘,并发挥出作用,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教学环节要顺利进行,前提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就有可能,也就找到有效教学的途径。 
  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3.实践教育法。
  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是认真和正确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根本途径。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间接经验,学生接受这些经验,除了教材具有可读性和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实际,并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主要通过包括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学生参加实践,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用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从而锻炼、培养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句,加深理解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正确地认识现实社会,还可变间接经验为学生自身的认识,从而转化为能力、觉悟、行动从而达到学用统一,行知统一,同时还能从实践量所听取得的直接经验补充课本的不足,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但是,在组织学生实践教学时,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他们力所能及、喜闻乐见的,而且与教材要求一致。
  4.用图片展示,增进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
  5.转变观念,改变教法。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故有其严肃性、枯燥性的一面,若照本宣科,必然出现“听者昏昏然”的局面,学生会在这种“闷课”下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任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过去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因此,在课堂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根据初一教材每一节课的内容特点,该谈的谈,该讲的讲,该讨论的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种教学方法恰恰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因此,要实施有效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必然选择。首先,要改善课堂提问体系,提高教学效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兴奋时间,在此期间内,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教师在这一段时间集中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知识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其次,要注重主讲练结合,练在讲之前,讲要在关键处。再次,教师要以燃烧的激情投入课堂中,提高教学的实效。若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富有激情,通过面部表情、声调的抑扬顿挫、手势及整体的动作来展示这种兴奋,那么,此时此地此景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的肢体语言会以一种信号传递给学生,这些都是教师与学生无声的情感交流,这些都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与自我成就感。因此,教师时刻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行为有效的催化剂。
  • 【发布时间】2017/12/5 10:40:44
  • 【点击频次】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