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培养学生有效预习的重要性

 

【作者】 何 宇

【机构】 广西百色市实验小学

【摘要】 “播种信念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在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链条上是多么重要的一环,作为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有效预习作为重要任务

【关键词】 培养;有效;预习;重要性;
【正文】“播种信念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良好的习惯在人的非智力因素的链条上是多么重要的一环,作为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有效预习作为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的语文预习?在这里我仅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谈一点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教给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 
  教给学生预习时要做到:读、画、查、思、写五点。
  读:即朗读课文。这是预习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预习应以读为核心。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问题的前奏。学生必须明白:初读课文时,要求读得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再读课文时,要求读得流利,自己觉得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好就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画:就是画出生字,生词,重点句或不懂的字、词、句等。还可以画出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查:即查字典、词典、电脑及有关课文的资料。
  思:几思考课后有关的内容,主要指课后思考题。
  写: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标记。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画、圈、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疑: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活动奠定基础。
  这几点在实际运用中,又有所侧重的。低年级时注重“读、画、思”,而到了高年级时则侧重“读、画、查、思、写、疑”。每一篇课文在布置预习时,侧重点又不相同。??比如:我在布置预习《示儿》一课时,我让学生注重了“查”这一点。我是这样布置预习作业的:(1)查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当时的时代背景。(2)查字典,词典,理解不懂的字词。(3)查找与本诗主题相类似的陆游的诗。??在上课时,我围绕以上三个问题检查预习情况,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有的说:“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陆游是宋代诗人,他写的诗有9300多首呢!是我国历代诗人中创作最丰富的诗人。”有的说:“我从网上查到: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好学,写一手出色的好文章。陆游热情支持北伐,随张浚出征,失败,他被罢官回老家。之后的二、三十年,他一直闲居,把满腔的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公元1210年,这位86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时,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示儿》这首诗就是他临终前写的。”
  我真没有想到,五年级的孩子能查到这么多的知识。这样,通过预习,学生掌握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
  二、及时检查评价 
  对于学生的预习应及时的检查,作出评价。预习检查的方式也要灵活掌握。可以在课内通过提问来检查;可以抽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可以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同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恰当的评价,以评价促预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
  预习习惯的养成和预习方法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小学生自制力差,反复性强,兴趣转移快。仅靠他们的意志力是很难养成的,掌握预习方法的。要避免学生的预习情绪时高时低,预习意志的是浓时淡,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促。预习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将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王忠、罗文熙: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课前预习[J].《教育革新》, 2011, (02) 
  • 【发布时间】2018/3/12 10:47:13
  • 【点击频次】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