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推行素质教育中应强化健康教育

 

【作者】 黄 焕

【机构】 广西百色市实验小学

【摘要】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 素质教育;强化;健康教育;
【正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材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为了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健康、劳动技能等方面。推行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行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推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决定》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青少年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体魄需要学校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挥体育卫生工作在培养青少年健康体魄方面的特殊作用,尤其是担负增进学生健康重任的健康教育,对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这些学科与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有密切的关系。 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造就学生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强化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转变观念强化健康教育
  1.教育转轨,健康教育不可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过去的“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转变并不是一件易事,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到学校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多的地区和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仍然有不少地区和学校漠视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学校健康教育不研究、不安排,课时不能保证,工作无人负责,使国家有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健康教育工作名存实亡。考试分数仍是“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这些陈旧和错误的教育观念虽然有所减弱,但重视德育、智育、忽视健康教育的状况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对构成素质教育的几个育,特别是健康教育,从软环境到硬环境,从时间到空间,从人力到物力,从组织计划到具体实施,讲起来都很重要,实际上却是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考试和分数依然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以致出现了“智实、德虚、体弱、美劳空”的现象。因此,素质教育要转轨,健康教育不可忽视。
  2.教育深化改革,健康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儿童少年处于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生活都至关重要,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展,心理的健康,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体现。矫枉要正,健康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观念必须有个人转变,特别是作为主课堂的学校,领导层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开展健康教育首先要解决学校领导的认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规定要求,是学校必须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不需要特殊物质条件和经费投入,学校没有任何理由不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必须在思想上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列入工作日程,纳入工作计划,要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要解决课时问题。没有必要的课时保证,健康教育就无从谈起,开展健康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求每周安排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每周安排0.5课时的健康教育时间,让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大纲中占有一席之地。
  3.健康教育要在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得到协调发展。
  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为主要目的的养成教育。教育部已明确规定,考察学校健康教育的质量应以全校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养成为重点,对学生个人不实行统一的卷面知识考试。因此,健康教育的开展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由,削减健康教育课时。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结果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健康教育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削弱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本身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要本着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原则,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重点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使之更充分地发展作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开展健康教育
  1.依托学校主课堂,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在相当多的学生中,他们对科学知识的重视与对健康卫生知识的忽视形成鲜明的对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对人体健康的定义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学生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校是学生学健康卫生知识的主课堂,抓住了在校教育这个主渠道就是抓住了健康教育的重点。健康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课堂的教学、知识的传授,也要有课堂的讨论,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教育活致力,如班会、广播、征文、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健康教育中,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多举例,例子贴近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又与自己身体相关着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可加深对卫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龋齿的预防》这课时,利用牙齿的模型,讲解牙齿的构造。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记住。然后,要求学生们互相检查对方是否患有龋齿病,让患有龋齿病的同学自已说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由学生们自已身说教,意义深刻,学生记得牢,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们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要根据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学生自我保健的需要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经常遇见和关心的健康问题入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卫生保健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依托学校主课堂,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卫生保健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减少常见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开展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教育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是教育的三大支柱。现在,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受到更好教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忽视了全面健康的发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学校、社区和宣传部门等,都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健康卫生与否,都要受到这三方面的影响。讲健康教育首先是学生的心理卫生素质教育,营造一个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展时期,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行为大都没有定型,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现代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许多不良的生活行为。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行为一般表现为侵犯性行为,破坏性行为,违反社会行为等等。它与不良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形成受家庭、社会影响极大,所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不可偏废。社会教育方面,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讲风格”的教育活动,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学校教育方面,开展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为此,既需要总务部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也需要各学科教师随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以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通过课堂教育和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家庭教育方面,多与学生家长联系,互相配合,使学生不论在学校或在家里都注意养成和谐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及社会三结合健康教育的优势,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在健康综合教育中的自我保健能力。
  3.强化自我教育,将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向深入。
  学生的健康教育也同其他素质教育一样,不能单靠老师灌输,还要靠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老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自我教育。其一,培养学生自学健康知识的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这种自学行为在健康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自觉性也越来越明确。其二,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健康知识。传递健康信息、模仿对方的健康行为,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尤为明显。他们遇到一些发育方面的问题,往往先要找要好的同学商量,解决不了才去找校医或班主任,一般不愿意跟父母说。他们通过咨询,掌握处理方法后相互又传递健康知识。其三,注重学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健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开展健康教育需要传播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但不能把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作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防止只重视知识传播,而轻视行为培养的倾向,要避免健康教育的学科化、理论化。其四,注意发挥集体的影响力。学生在集体场合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卫生、文明良好的学校或班级可使不讲卫生和文明的学生转化为讲卫生、讲文明的学生。因此,良好的校风班风是培养学生自我健康教育的一种保证。
  4.加强对多媒体的管理,注意从正面上引导学生。
  多媒体是以电脑为综合中心,利用文字、图像、影视象、动画、声音等不同媒体信息在不同界面上组合流通,使其可以在电脑上存取、转换、编辑、同步化等,以达到电脑与使用者双向交互及多样化操作环境。用户可以不断提出要求,由程序根据要求选择、处理和提供信息。因而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情、声、色、意俱在。多媒体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育效率、扩大教学规模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电视、电脑、电子游戏,不良卡通片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加强主课堂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和提高青少年儿童对多媒体所传播的不健康、不真实、丑陋的图文及误导的识别力和抵御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这不仅是对健康教育,对整体素质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体现全社会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全社会都要重视素质教育,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而且还需要家庭、全社会都要来做。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柳斌: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2月4日。
  [2]石鸥主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
  [3]陈白玉主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发[1999]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1996年6月13日发布。
  • 【发布时间】2018/3/12 10:50:30
  • 【点击频次】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