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 龙江红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直属小学

【摘要】 “认字与写字”、“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并列小学语文五大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赋予“口语交际”新的教学内涵,把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深刻领会其理论基础,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发挥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语文素养;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赋予其新的教学内涵。把培养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既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口语交际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育,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作为“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而这种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也正是现代和未来公民所必需的。美国人在上世纪初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15%来自他的专业技术,85%则依靠他的处世技巧和人际关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的口语交际能力。力越强,其活动范围就越大,机会成就越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与人交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等,正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口语交际”作为即时性的开放课程形态,应根据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目标任务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探索创新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口语交际虽无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仍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口语交际教学,一般情况下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精选话题——口语交际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努力选择题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口语交际的基础是选好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交际的冲动和愿望。例如,学生玩的、看的、读的、吃的、参加的活动和劳动、养殖的动植物,甚至同学间发生的小事、家里的生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这些鲜活的话题资源,选择并提炼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沟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2.创设情境——口语交际的保证。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如教师或学生的生动语言描述和情境表演、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来演染气氛等等,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地选择运用。
  3.重在实践——口语交际的重点。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往来活动。不仅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而且要特别注重突出合作性和对话性,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多回合、多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和多个对象的口语交际,在交际中相互学习,在听说中相互补充、评价、启发与促进,使口语交际路径成为阡陌纵横的“通途”。
  4.点拨指导——口语交际的关键。“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五大板块之一,不是一种高级听说游戏活动,而是与“认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并列的语文五大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应依照阶段目标。通过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引导点拨学生,掌握小学口语交际的各项目标,提高学生语言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
  5.拓展延伸——口语交际的升华。每次口语交际训练,既要依据所设定的交际内容(话题)和环节实施教学,又要有所超越,适当拓展延伸,创设更具有时空性和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个性和语言创造力。尤其是高段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的给予主动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延伸,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自创交流方式,张扬个性。走出灌输、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进他们在更丰富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口语交际锻炼。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
  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是引导和深化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运用是促进学生顺利有效开展交际活动的重要条件。恰当的评价方法和策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有效手段。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激励性原则。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学生在多向的交往过程中汲取知识,增加智慧,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健康的个性。五、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及性格发展的高增长阶段,自信心是增强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学习后续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正是学生耳濡目染学习交往的真实情境。教师要通过评价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结果的满足感,建立自信心,从而对于口语交际不再惧怕,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
  2、自我评价原则。泰勒、利伯曼等课程专家认为,如果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那么他们就会成为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者。高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和提高,口语交际中教师可适当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的意识。如演讲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协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讨论演讲的评价标准。学生经过讨论形成的标准包含演讲内容(主题、结构、表现方法)及演讲技巧(发音、重音、节奏、语调、眼神、表情、仪态等)等方面,在正式实施前评价策略已在发挥作用。
  3、相对性原则。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街的,一是同—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存在差异,例如男女学生口语能力的差异就较为明显。二是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口语交际的表现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更要有定性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这一手段,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中,无论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或策略,还是综合使用多种策略,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兴趣、习惯、自信心的趣,培养以及沟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对语言教育关注不够,更多的只是关注阅读、写作,忽略了听说。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基本因素,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四种能力之间存在着迁移、同步、互补的本质联系,反映了语文能力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整体提高的规律。张志公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忽视听说训练时做过这样的比喻:“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耳是基础。”语文教学应该是四条腿走路,不能是两条腿粗两条腿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语文知识的信息交流中,学生的“听”、“读”都是对信息的吸收和内化,“说”和“写”都是表达。科学实验表明,人获取知识,一般听占45%,说占30%,读和写却只占16%和9%;单独“读”获取信息的储存率只有35%,而视听并用,信息储存率则可达65%。小学生由于受识字写字等因素的影响,其口语表达更方便快捷,更应该受到重视。
  • 【发布时间】2018/3/12 11:17:04
  • 【点击频次】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