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罗 燕

【机构】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阅读的本质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其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作为语文教学主导力量的阅读教学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逐步逼近我们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增强阅读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每一位语文同仁必须正视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寻求“三个转变”,推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是教学内容的转变,从过去的拘泥于教材的单一的书本内容转变为以选材的现实性、立意的深刻性、写法的艺术性、文体的典范性为标准自主确定阅读内容。二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从过去的以知识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交往互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三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二、坚持“五个应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即学生应当是教学问题的设计者,应当是教学内容的探究者,应当是教学节奏的控制者,应当是教学结果的反思者,应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
  其中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第一,关于问题的设计。传统的语文教学把问题设计视为教师的专利,这实际上是低估、漠视和压制学生能力的具体表现。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师生的关系。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的学生,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能够提出比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给老师以很好的启发,使老师能够提出比自己原先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
  三、对照“四个标准”,谋划最佳提问方案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情境的创设、探究的深入和目标的达成。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阅读教学的最佳提问方案应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纲领性。即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一堂课的统帅、灵魂和核心,应当是实现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的关键。总而言之,这一问题的圆满结束。
  二是探究性。首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挑起矛盾冲突,吊起学生的胃口,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其次,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耐得住孤独的寂寞,需要学生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魂牵梦绕的执著。第三,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要能成为暴露学生各种疑问、障碍和困惑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一个人的学习、成长、生存、发展所必须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痛苦的过程。
  三是挑战性。即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把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学生通过对书本的质疑、对教师的诘问、对任何权威和教义的一责难产生一种充满内心的成就感、崇高感和自我超越的幸福感。
  四是开放性。即有利于处理文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诸多教育目标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学生、教师、作者、教学参考书的编撰者之间的多重对话与交流;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而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拓展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四、落实“二个增强”,提升阅读教学层次
  1.依靠三种力量,增强人文性。一是文化的力量。一个人的一生总有一股力量在左右着自己,这股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积蓄文化力量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尤其是读文化名人的书。二是艺术的力量。古人云:“善歌者使人断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讲的“善教”就是富有艺术性的教。当前教育形势下,研究教学艺术,就是要研究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要研究新课程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并且致力于以创新的理论去改造自己,以创新的事迹去感召自己,以创新的课例去引领自己,以创新的举措去松绑自己,以创新的成果去激励自己。三是情感的力量。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列宁同志也早就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也从来没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既然如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始终不渝地以自己的热忱和关爱、真诚和友善、宽容和博大去赢得学生的理解、尊重、信任和支持。
  2.遵循十六字方针,增强操作性。“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这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训。为此,语文阅读必须切实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这里讲的“法”,亦即我们的语文老师根据自身学语文、教语文、用语文的实践经验教给学生的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行得通的方法、规律和技巧。具体地讲,就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前自己确定阅读目标,制订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方法;在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阅读之后,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补救,直至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 【发布时间】2018/3/12 11:20:11
  • 【点击频次】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