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开展“高效课堂容量和质量模式”的探究

 

【作者】 林春强

【机构】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铁炉小学

【摘要】 开展“高效课堂容量和质量模式”的探究,本文四个方面论述自己眼中的高效课堂观念:立体的、大容量的、快节奏的;学生为主体的、广泛参与的;注重学法指导、师生互动的;知识和能力并重、课内与课外衔接的。虽然对高效课堂容量和质量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学有所获就是高质量和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大容量;高质量;快节奏;学生主体;广泛参与;师生互动;
【正文】引言 近年来,我校响应玉林市教育局号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课内比教学活动。我也积极参与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并听了全校老师的课,深有感触。他们的课,有的素面朝天,原汁原味;有的象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还有的似大海的波涛,起伏跌宕。真是各有千秋,展现了教学多姿多彩的魅力。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一、高效课堂应是立体的、大容量的、快节奏的
  所谓“立体式”就是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就是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达到预期效果。
  既然高效,就要充分利用时间,节约时间。比如:学生开头在听课文朗诵时,可点几名学生代表上台演板“课前热身”,检测课前预习。中途分析课文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如:我在上《三角形的特性》这课的时候,十几道小问题分给12个小组去完成,同时进行,任务轻,完成快,集思广益,效率高。因为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0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性,课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教得轻松。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挑选、巧设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在思维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有的老师为了完成公开课任务,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怕单位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有意挑选最短、内容最少的篇目,教学内容安排也少,我觉得这没体现高效课堂的实质。真正的高效课堂应是大容量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而且是有教学难度的,体现老师真正引领水平的,而不是图简单。如果教学容量大,内容丰富,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无疑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好课。
  二、高效课堂应是学生为主体的、广泛参与的
  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走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参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这就要对教学进度与得失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些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平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用“激励、唤醒、鼓励”贯穿课堂,用学生评、师评结合激励学生发言、朗读与合作探究。
  比如:在合作学习中,或是朗读的有感情,或是写字漂亮工整,或是回答问题踊跃响亮,或是乐于帮助同学等等,只要表现好,有进步,便可得到加分。这样全面的评价方式就像一个个台阶,指引着学生前进的步伐,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稳步发展。以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促,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可以采用全班表扬、小组加分, 评选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最佳发言人并让优秀小组最先挑位置等多种形式奖励,不拘一格,以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全班同学参与,争取让后进生也尝到学习的甜头,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原来学习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难,只要认真努力参与,也是可以进步很快乐的事。 
  三、高效课堂应是注重学法指导、师生互动的
  叶圣陶先生说:“老师教是为了不教”,怎样指导学生自学,怎样教会学生学习,这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老师的示范引导,抛砖引玉必不可少;老师的穿针引线,点拨归纳也不可缺;由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任务是为学生定位导航。也不妨说,课堂像一艘行驶在知识海洋里的船,学生是直接划船的小舵手,老师是掌舵的总舵手。比如每上一篇新课文,老师定出学习目标,重难点,达标点,考点;学生分组分头去完成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至于质疑解惑可老师提出,也可发动学生自己找。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注重学法指导,必定培养学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思、问、议、评”的能力。读:学生会读书;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也可以说要注重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是培养学生上课学会做批注、记笔记的能力,每学期检查两次;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每学期都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对于语段阅读或计算方法的方法按分类有专章方法指导,对作文教学按文体分类既有写作方法点睛,也有师生的范文提供,让学生理解学习的精髓,点到位,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培养每一位学生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的能力。
  只有学生真正懂得了学习的方法,尝到了学习参与的乐趣,他们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打破沉闷,改变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学习的课堂。
  四、高效课堂应是知识和能力并重、课内与课外衔接的
  当然不是每节课都能达到知识和能力并重、课内与课外衔接的,但一节展示课起码是应该达到这个要求的。因为这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一种综合能力检测。既要有基础知识,如拼音、汉字、解释、成语等的积累,又要有仿写、概括、赏析、总结归纳、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既有课内知识的传授与探究,又要有课外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和课外知识的迁移。这样拓展教学,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不是死学,更不是为了应试教育,在有限的知识领域里固步自封。学生的课堂,应是开放的,又是鲜活的;是实用的,又是多姿多彩的;有客观知识的记忆,又有主观能力的形成。
  近几年,许多教育家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推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努力实施,广大教师也在不断实践探索,本文从实际出发,浅谈自己在高效课堂方面的一些认识。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之中,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已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使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较高境界。
  • 【发布时间】2018/3/12 14:34:22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