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之我见

 

【作者】 黄银香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一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多数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无从入手,望题兴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十分广泛,它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淡化了数学问题的内型,强化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能根据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去收集信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利于学习的数学情境,把解决问题同数的运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有了问题才可能去思考,有问题才可能去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师要认真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有很大益处的。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多元性
  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解决问题多数图文并茂,贴近学生实际,多是学生生活中接触到得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出发,善于与同学合作,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而且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不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用不着非常复杂,但一定要有实效,要能让学生感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呢?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我们在教学过程要通过中具体的真实情景的再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中。
  (2)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有关问题情境中。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数学问题学习情境的资源,他们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要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养成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途径。
  (3)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思维,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数学游戏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方法,通过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问题才可能去思考,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去分析问题,在学习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我在教学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租船方案”,根据教材中租船的简单数学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解决怎样租船的问题。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数学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求租船方案的不唯一性,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通过比较不同的租船方法,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又如“小猴摘桃”问题,小猴第一天摘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10个桃。(1)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第五天呢?(2)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第(1)个问题学生上在掌握所学的知识而应用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第(2)题是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创新性综合训练,练习时让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再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练习六第7题市场营销,“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买3棵送1棵”的意思后,先自己尝试解决,(1)16×3÷(3+1)=(12元)、16-12=4(元)(2)(16×4-16×3)÷4=4(元);(3)14÷6=4(元)。在这几种不同的解答中选出较捷径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是积极性,体验问题解决方法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不同的数学环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多元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注意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收集、整理、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与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去观察、思考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解决问题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学中可借助线段图、分析思路图、比较、转化等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在教学复合问题时通常是让学生从问题入手,逐步推出已知条件,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问题的结构类型,通过问题的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 【发布时间】2018/3/12 14:38:41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