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老先生的谆谆教诲揭示着习作教学的真谛,要让习作成为奔流不停的溪水,让习作教学充满不竭的动力,丰盈孩子的习作生活,让孩子成为习作的主人,做到多管齐下,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赋予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新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些要求正体现了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这一理论。在小学生的认知世界里,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不能正确地感知世界,这需要去引导,和学生一起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给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慧眼识大自然之美丽
生活中处处皆美景,初升的朝阳充满生机,天边的晚霞令人沉醉,这是美;初春的草芽是美的,暮秋的落叶更是美的;淅沥沥的小雨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奏鸣曲,而纷纷扬扬的雪花成为世间最优美的舞者;校园绽放的蔷薇是美丽的使者,读书林的白杨亦是美的化身;天上飘动的云给人动态的美感,鉴池的荷花诉说静谧的美……
大自然的美景是观察的最佳材料,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美景,不仅仅是观察周围景物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的动态之美,注意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身边的景物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在我的想象中,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因此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尤为重要。
2.慧眼赏人物之魅力
除了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观察要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物做起,身边的亲人是自己观察的最佳人物——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传授知识的老师……在引导学生有自己的观察对象后,更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方法:注意人物的外貌,留心人物的语言,观察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等。在有目的、有指导的观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在观察的过程中欣赏人物的魅力。
3.慧眼记生活之点滴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的许多事情是瞬息万变的,学生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关注点。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家庭生活中的一顿有趣的晚餐,学校生活中的一堂有意思的课,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这些都可以为习作提供素材。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积累生活的习惯,为习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二、赠与学生热爱生活的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这话又一次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越丰富。
1.热爱是最美的感情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保护学生热爱生活的心。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有激情飞扬的神情,才会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才会关心他人……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要有颗乐观积极的心,精彩人生的真情与美丽便能尽现眼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拍肩的动作,一个远方的电话等,都能使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细致微妙的关怀,体味到人生的美好。给父母的一杯清茶,老师给的赞许的目光,给别人的一声喝彩,对别人的一次宽容,一次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幸福的滋味……而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新课标习作教学的目标便能真正落到实处,那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将习作与学生的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2.感受多味情感
学生的世界是单纯的,但是即使再单纯的世界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世界中也有喜怒哀乐多种情感,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他们会紧张还是喜悦,面对老师的称赞他们的心中是喜悦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心中是难过的,运动会上勇夺冠军是骄傲的,赛场上的失败是令人难忘的……生活的多样经历为学生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写下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给同桌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为远方的贫困儿童送上自己的心意;为身边的情况特殊的孩子送上自己的祝愿;清明节的时候去祭扫烈士墓;教师节的时候为老师送上自己的问候;中秋节为团圆的家人带去欢乐……这些情感体验不仅仅带给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积淀学生的情感就成了现实,学生作文也就会因此而笔到情到,句句真情,字字实感。
三、培养学生习作之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做:
1. 说和写相结合,说为写铺路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的课文一幅幅优美的插图便是说话的最佳素材,让学生看图完整地表述画面内容便是为写作铺垫;到了中高年级,在习作教学之前,一定要创设情境让孩子充分地进行表述,习作前的说能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思路,拓宽学生习作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思维的发展会有新的提升。
2.作文评改,多鼓励,少批评
无论是学生刚刚开始写话,还是在开始习作时,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首先保护学生的积极进取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虽然在我们的眼里学生的习作不是最棒的,但是在学生心中,他努力写了,最希望得到的是你的鼓励而不是批评。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练笔,还是学生的习作,都要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赞扬,找到文章中闪光点,为他们送上大大的笑脸。至于文章中的瑕疵,可以私底下找孩子交流,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习作的欲望和兴趣必能得到激发和保护。
3.为学生开辟展示习作的平台
兴趣开启学生走进习作的大门,而真正能让学生热爱习作,是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平台,让孩子的习作才能得到展示。班级博客的建立,班级QQ空间的利用,班级小作家的评选,每周一篇佳作的评选,每次习作之后最佳习作的朗读,习作中的最佳语句……为孩子提供展示的捷径是组织孩子参加各类比赛,把孩子们的习作推荐到报刊杂志上。
一、赋予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新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些要求正体现了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这一理论。在小学生的认知世界里,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不能正确地感知世界,这需要去引导,和学生一起感受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给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1.慧眼识大自然之美丽
生活中处处皆美景,初升的朝阳充满生机,天边的晚霞令人沉醉,这是美;初春的草芽是美的,暮秋的落叶更是美的;淅沥沥的小雨带来了美妙的音乐奏鸣曲,而纷纷扬扬的雪花成为世间最优美的舞者;校园绽放的蔷薇是美丽的使者,读书林的白杨亦是美的化身;天上飘动的云给人动态的美感,鉴池的荷花诉说静谧的美……
大自然的美景是观察的最佳材料,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美景,不仅仅是观察周围景物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景物的动态之美,注意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身边的景物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这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语文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熔为一炉的,在我的想象中,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因此赋予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尤为重要。
2.慧眼赏人物之魅力
除了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观察要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物做起,身边的亲人是自己观察的最佳人物——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传授知识的老师……在引导学生有自己的观察对象后,更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方法:注意人物的外貌,留心人物的语言,观察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等。在有目的、有指导的观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在观察的过程中欣赏人物的魅力。
3.慧眼记生活之点滴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的许多事情是瞬息万变的,学生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关注点。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家庭生活中的一顿有趣的晚餐,学校生活中的一堂有意思的课,一次有趣的课外活动……这些都可以为习作提供素材。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积累生活的习惯,为习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二、赠与学生热爱生活的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这话又一次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越丰富。
1.热爱是最美的感情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孩子们是热爱生活的,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爱,遏止这种爱是不明智的。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保护学生热爱生活的心。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有激情飞扬的神情,才会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才会关心他人……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要有颗乐观积极的心,精彩人生的真情与美丽便能尽现眼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拍肩的动作,一个远方的电话等,都能使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细致微妙的关怀,体味到人生的美好。给父母的一杯清茶,老师给的赞许的目光,给别人的一声喝彩,对别人的一次宽容,一次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都能让学生体验到幸福的滋味……而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新课标习作教学的目标便能真正落到实处,那就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将习作与学生的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2.感受多味情感
学生的世界是单纯的,但是即使再单纯的世界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世界中也有喜怒哀乐多种情感,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他们会紧张还是喜悦,面对老师的称赞他们的心中是喜悦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心中是难过的,运动会上勇夺冠军是骄傲的,赛场上的失败是令人难忘的……生活的多样经历为学生的情感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母亲节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写下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给同桌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为远方的贫困儿童送上自己的心意;为身边的情况特殊的孩子送上自己的祝愿;清明节的时候去祭扫烈士墓;教师节的时候为老师送上自己的问候;中秋节为团圆的家人带去欢乐……这些情感体验不仅仅带给学生丰富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积淀学生的情感就成了现实,学生作文也就会因此而笔到情到,句句真情,字字实感。
三、培养学生习作之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做:
1. 说和写相结合,说为写铺路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的课文一幅幅优美的插图便是说话的最佳素材,让学生看图完整地表述画面内容便是为写作铺垫;到了中高年级,在习作教学之前,一定要创设情境让孩子充分地进行表述,习作前的说能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思路,拓宽学生习作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思维的发展会有新的提升。
2.作文评改,多鼓励,少批评
无论是学生刚刚开始写话,还是在开始习作时,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首先保护学生的积极进取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虽然在我们的眼里学生的习作不是最棒的,但是在学生心中,他努力写了,最希望得到的是你的鼓励而不是批评。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学生的练笔,还是学生的习作,都要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赞扬,找到文章中闪光点,为他们送上大大的笑脸。至于文章中的瑕疵,可以私底下找孩子交流,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习作的欲望和兴趣必能得到激发和保护。
3.为学生开辟展示习作的平台
兴趣开启学生走进习作的大门,而真正能让学生热爱习作,是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平台,让孩子的习作才能得到展示。班级博客的建立,班级QQ空间的利用,班级小作家的评选,每周一篇佳作的评选,每次习作之后最佳习作的朗读,习作中的最佳语句……为孩子提供展示的捷径是组织孩子参加各类比赛,把孩子们的习作推荐到报刊杂志上。
- 【发布时间】2018/3/12 14:39:19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