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抓好小初衔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 卢晓宏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里成绩优秀,到中学后成绩明显下降,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如何让学生顺利地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正文】作为一名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脱节现象。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里成绩优秀,到中学后成绩明显下降,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小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数学学习,他们已经适应了小学数学的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顺利地实现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显得非常必要。处理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过程,把学习内容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为终身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差异
  小学的课程内容较少,每天的数学课多,书面作业大多是抄写的或简单计算的内容,需要动脑思考解决的问题有,但多数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年龄限制很难发挥,而到了初中,课程内容多,数学课仅为一节或两节,教学进度较快,难度加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了学习的基本能力,不会动脑和懒于动脑的学生就无法完成作业。初中数学知识以小学数学知识为基础,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更加强调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2、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机械记忆,很多知识是通过背诵来获取的.初中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当然仍有一些机械性的记忆.目前的小学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直观,语言通俗、易懂,很多知识是通过卡片、表格来给出的,趣味性强,结论也很容易记忆.而初中教材的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有些知识往往通过类比、归纳之后没有书的精简,但探究出其中的性质,可以认为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初中学生而言,已经达到目的.
  3、教学方式上的变化
  在小学里,学生认知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觉来获取知识的,课堂上教师特别重视学生活动,会尽可能地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感知、直接地获取知识。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广泛,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完善、推广和引申,对十三、四岁的初中生而言要求比较高、信息比较广、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初中教师除了重视直观、形象教学外,更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老师的精讲和学生的演练。例如: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认知方式也从直观感知到“说明”、“证明”等逻辑论证过渡.
  二、抓好衔接教育,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初中新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学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吸取其优点,抓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比较顺利、自然、快捷地完成由小学向初中的衔接。
  1、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
  初中数学是以小学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各章内容又是从初中学习的客观需求出发是的,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提高,因此,在初中学习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注重对初中与小学、前一节与后一节中易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区别.
  2、加强学生课前自学的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对将要学习内容做个全面的了解—--从哪一点切入,包含哪些知识、各知识点间有何联系,让学生有个大概的轮廓,事先明确明天的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将产生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的主动性必将增强,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待到正式上课时,学生就会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而教师是学生构建认知的支持者、导引者。为此,需要创建一个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要精心布局。例题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基础性、典型性、示范性、层次性,老师的设问要恰当,并及时进行归纳、整理、小结,总结出解题的一般规律,适时渗透一些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活动中,通过提问、回答、思考、动手、讨论、总结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主动去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通盘考虑的育人目标,中小学老师都应当清楚,我们的教学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基。因而,小学老师要克服短期行为,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初中老师要面对现实,不埋怨,不推卸责任,结合学生的差异,寻找一种既有利于分类推进,又不伤害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的教学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给学生一个适当的“缓冲期”让学生逐步适应中学的教学要求。且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改进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为学生终身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8/4/2 17:37:52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