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 杜著芬

【机构】 湖北省武当山特区草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和把分数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合作交流
  1、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4,这个分数有可能是四分之几?
  (2)学生用圆上的阴影部分来表示这些分数:
  2、自主探究:
  怎样用图来表示呢?通过观察,理解 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5份。如果学生错误理解为 是把两个圆看作单位“1”,老师再准备一套同样的图加以对比。从而更加清楚 的意义。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利用对分数 的理解,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评析:整个环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的预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精心设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辨析等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巧妙地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有效突破了难点。】
  二、观察比较中得
  师:老师请你观察这些分数,你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这些分数分分类。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想法。
  1、自主分类:四人小组讨论分类方法。
  2、生汇报分类情况,可能出现:
  (1)按分母相同和不同来分;
  (2)按分子与分母关系分:分子比分母小;分子比分母大;分子等于分母。
  (3)按分子能否是分母的倍数分。
  (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二种分类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按照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进行的分类。其实这些分数在数学上都有各自的名字,想知道吗?
  3、学生自学课本第69页。
  4、交流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师:从书上你都了解到什么?
  (1)在数学上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2)  分子比分母大的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认识的真分数和假分数。5、交流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说明理由。(结合图想一想)
  三、巩固练习中提升
  1、基础练习:
  (1)、举一些分数,生抢答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关键要看什么?
  (2)、判断(师口述)
  ①真分数都比1小。(   )
  ②假分数就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
  ③妈妈买了一个月饼,小明一口气吃了 54 个。(   )
  【评析:这两题是基础练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认识】
  3、提高练习: 
  (1) 判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 出示动态的数轴,(让学生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3) 猜测真分数和假分数在直线的位置。
  (4) 在直线上描点(进一步抽象对真分数假分数意义的理解)
  (5) 通过观察,验证前面的猜测(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真分数集中在0---1之间的这一段上,而假分数则分布在从1开始向右的部分,进而体会到与先前的认识一致: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进一步加深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特征的认识,同时渗透猜测、验证的数学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评析:这个题目囊括了本节课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进行有效地提升和难点的突破。】
  四、总结回顾中延伸
  1、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对本节课自我评价。
  【评析:该环节是梳理新知,对照目标,反馈评价,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  … (小于1)
  分子等于分母的:    …(等于1)
  分子大于分母的:        …(大于1)
  【评析: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设计思路】
  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认识分数的经验基础,但那时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学习的,认识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现在,引入了假分数,这就需要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但又因真分数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数表示什么?在单位“1”不够取的时候怎样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数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学生并不明白。因此,建构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是个关键,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概念的建立,结论的探索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而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沿着理解、掌握、熟练地过程不断前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尤其在“ 怎样用图来表示?”这个环节中,使学生在对比、辨析、不断地矛盾冲突和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还有在给分数分类这个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分类、说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激烈的小组讨论争辩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尝到了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自始自终都使学生在充分的信息的相互交织中、不同思路的相互促进中、自育与他育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与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18/4/2 18:04:03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