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生物课堂具有生物学特色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形成生命科学体系,使之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得到全面发展。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作用
1.激励参与功能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2.思考与表达功能
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暗示功能
有人说:“提问等于暗示。”这是有道理的。具体表现在:暗示学生此刻应该在认知结构中联系到已知的知识,暗示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方向等等。与日常生活中的提问不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明知故问”,暗示意图明显。
4.评断功能
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实现与否,从而对教学效果做出适时评断,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三、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1.从不提问或很少提问
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形式,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不提问或很少提问,从上课讲到下课,始终由自己唱主角,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完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无效性提问
不假思索,简单提问,像哪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口头禅问题充斥课堂,一节课问题贯穿始终,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无暇思考,更谈不上深刻理解,表面上是提问,实际是灌输。
3.小范围提问
提问不面向全体学生,只凭自己的喜好提问少数学生或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这样失去了反馈真实信息的作用。
4.提问不明确
问题表达含糊,甚至不知所云,让学生无法理解其真实意图,无法回答。
5.惩罚性提问
课堂中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便突然发问:“xxx,刚才我说了什么?”问题的提出对教学的本身和其他同学而言没有实际帮助,仅为规范课堂纪律而问,这反而可能导致课堂气氛不融洽。
四、有效提问设计的原则
1.准确性
提问必须具体鲜明,切忌含糊不清,让人不知其义,无法回答。例如,在对胚胎早期发育小结:一个新生命的起点和开端在哪里?这比较准确;如果换一个问法:一个新生命发生在哪里?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解和错觉。
2.科学性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所提问题,既要符合事实,又要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性和深入探究的意义。
3.公平性
有效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当用问题表明他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全体学生而言,他们都明白将被平等地提问,并为此作好准备。
4.时效性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把握火候发问,既有知识的运用延伸,又有情感意志和理想的升华指导,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背景下产生意想不到的提问效果。
5.适度性
问题不宜过多或过难,要掌握好数量和难度的“度”。多则滥,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深入思考;难则畏,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丧失信心。
五、生物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1.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
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一些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或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尽量少提问或不提问。能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要贪多,在问题的质量上下功夫,努力用二、三个能体现目标、突出重点的问题,解决一节课的核心任务。比如学习免疫调节后,提出:(1)机体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为什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2)在第二次接触到同一抗原后,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能产生更大量抗体?两个问题,即包含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体现出本课的脉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
2.控制问题难度,注意问题坡度
所提的问题,不宜太易或太难。太易,失去提问的价值;太难,则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很有启发意义,:“适当难度的问题应该成为人们揭示真理奥秘征途中的路标,同时又是人们在问题获得解答后的喜悦感中的珍贵纪念品”。这句话启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程度做到难易适度,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无疑有疑之间”。俗话说:问要问在点上。这个点,就是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化点,也就是知识的增长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问题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层层递进,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问题串,解决起来自然容易许多。
3.掌握提问技术,优化提问方式
(1)提问要注意态度、语气。要使学生感到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学生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
(2)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和不同的观点。不能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来要求学生的回答,要在辨析学生答案正确性的同时,迅速整合其中的有益信息,相应调整自己的预先答案。
(3)学会等待。有效的问题需要必要的时间等待,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需要时间思考的。恰当的等待,既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
(4)及时评价,客观公正。正确的回答,及时肯定、表扬,并指出回答的关键点;如果回答失误,通过分析和递进提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信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是源于教师、学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有效的问题,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巧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作用
1.激励参与功能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2.思考与表达功能
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暗示功能
有人说:“提问等于暗示。”这是有道理的。具体表现在:暗示学生此刻应该在认知结构中联系到已知的知识,暗示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方向等等。与日常生活中的提问不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明知故问”,暗示意图明显。
4.评断功能
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实现与否,从而对教学效果做出适时评断,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达到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三、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1.从不提问或很少提问
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形式,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不提问或很少提问,从上课讲到下课,始终由自己唱主角,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完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无效性提问
不假思索,简单提问,像哪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口头禅问题充斥课堂,一节课问题贯穿始终,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无暇思考,更谈不上深刻理解,表面上是提问,实际是灌输。
3.小范围提问
提问不面向全体学生,只凭自己的喜好提问少数学生或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这样失去了反馈真实信息的作用。
4.提问不明确
问题表达含糊,甚至不知所云,让学生无法理解其真实意图,无法回答。
5.惩罚性提问
课堂中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便突然发问:“xxx,刚才我说了什么?”问题的提出对教学的本身和其他同学而言没有实际帮助,仅为规范课堂纪律而问,这反而可能导致课堂气氛不融洽。
四、有效提问设计的原则
1.准确性
提问必须具体鲜明,切忌含糊不清,让人不知其义,无法回答。例如,在对胚胎早期发育小结:一个新生命的起点和开端在哪里?这比较准确;如果换一个问法:一个新生命发生在哪里?这就很容易造成误解和错觉。
2.科学性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所提问题,既要符合事实,又要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性和深入探究的意义。
3.公平性
有效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当用问题表明他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全体学生而言,他们都明白将被平等地提问,并为此作好准备。
4.时效性
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把握火候发问,既有知识的运用延伸,又有情感意志和理想的升华指导,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背景下产生意想不到的提问效果。
5.适度性
问题不宜过多或过难,要掌握好数量和难度的“度”。多则滥,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深入思考;难则畏,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丧失信心。
五、生物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1.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
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对一些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或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尽量少提问或不提问。能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要贪多,在问题的质量上下功夫,努力用二、三个能体现目标、突出重点的问题,解决一节课的核心任务。比如学习免疫调节后,提出:(1)机体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为什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2)在第二次接触到同一抗原后,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能产生更大量抗体?两个问题,即包含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体现出本课的脉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
2.控制问题难度,注意问题坡度
所提的问题,不宜太易或太难。太易,失去提问的价值;太难,则丧失解决问题的信心。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很有启发意义,:“适当难度的问题应该成为人们揭示真理奥秘征途中的路标,同时又是人们在问题获得解答后的喜悦感中的珍贵纪念品”。这句话启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程度做到难易适度,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无疑有疑之间”。俗话说:问要问在点上。这个点,就是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化点,也就是知识的增长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问题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层层递进,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问题串,解决起来自然容易许多。
3.掌握提问技术,优化提问方式
(1)提问要注意态度、语气。要使学生感到是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学生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
(2)能容忍学生的错误和不同的观点。不能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来要求学生的回答,要在辨析学生答案正确性的同时,迅速整合其中的有益信息,相应调整自己的预先答案。
(3)学会等待。有效的问题需要必要的时间等待,因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需要时间思考的。恰当的等待,既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
(4)及时评价,客观公正。正确的回答,及时肯定、表扬,并指出回答的关键点;如果回答失误,通过分析和递进提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信心,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是源于教师、学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有效的问题,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巧问”,,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必然就能催生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 【发布时间】2018/4/2 18:31:01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