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多形式激励;多渠道识字;识字数量多;
【正文】小学语文长期不能摆脱费时低效的困扰,与小学低年级识字量不足有直接关系。为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近年来,我们立课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主要是:
一、向改革要时间
增加识字量应以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三项改革:
1.改革拼音教学。拼音教学采取声、韵、拼适当集中的方法。先集中教声母,再教韵母。教学韵母时,利用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根据单韵母的发音方法,推断复韵母的发音,顺利解决了像iu-ui等韵母的混淆。在教韵母的过程中教拼读方法和ǖ上两点的省略。拼读方法先教两拼,后教三拼,着重教好一个,其他触类旁通。最后集中教整体认读音节。对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先按组合规律分组教学,然后按顺序认读、背诵。这样,突出重点,适当集中,仅用24课时就完成了教参要求44课时才能完成的拼音教学任务,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2.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的费时低效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上,不分年级地从头串讲无端耗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多是短小的童话故事,更无需多讲。顺应教材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读为主:
(1)预习读。首先让学生看拼音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一字字读正确,一词词读清楚。
(2)检查读。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示范读。示范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4)自由读。
(5)感情读。
(6)背诵片断。
以上六步中,预习读和检查读主要是读正确;在示范读后的自由读,主要是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最后背诵部分章节,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以读为主,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能力,而且节省了时间。
3.改革字形教学。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就音、形、义三者而言,字形是最费时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遵循规律,提高效率”为基本精神改革字形教学。所谓遵循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汉字尽管字形各异,但是总离不开28种基本笔画,百余个偏旁部首,八条笔顺规则,七种基本结构。同时,汉字80%是形声字和合体字。在一个合体字中的某一部分不单为这一个字所有,而是许多字所共有。二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先入为主、从已知到未知、思维的具体性、形象性等。遵循这些规律,在字形教学中,我们首先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分组归类,适当集中,为学生及早自主识字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合体字的教学及早地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字形的方法。在合体字教学中,凡学生第一次见面的部分,都作为教学重点,或彩笔标出,或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正确、深刻的印象,当这一部分在另一个字中出现时,则拿来整体记忆。重在基础,着眼能力,使本来很费时的字形教学变得省时而高效。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每册教材至少可以节约1/3的教学时间,使大量识字有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广开识字渠道
通常的识字教学主要是依纲扣本进行的,难以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鉴于此,我们广开识字渠道,尽量让学生多识字。
1.课本识字。新教材将识字要求分为学会和会认两类。但课本中除这两类字外,还有部分未作要求的生字。我们将这部分生字,也纳入“会认”的范围,制成课件,集中打印出来,让学生随时复习、识记。通过这一渠道,仅一年级就可增加识字近600个。
2.集中识字。我们以《炳人识字法》为教材,从语文周课时中拿出一节单设识字课,集中识字。《炳人识字法》将国家语委公布的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及少数非常用字共3920个,按字音直接排列,逐字定位,各不重复,而且通篇七言段式,串珠连音,合辙押韵,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开始每节课只学一句,14个生字,随着识字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容量,至二年级下学期每节课可学3句,除去学生已认识的字外,净识字在30个以上。两年下来,通过炳人识字又可多识字1200个左右。
3.阅读识字。我们每周开设了两节大阅读课,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为主要读物。阅读课上,学生借助拼音或字典,先通览全文,圈出生字;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重点读含有生字的句子;最后通读全文,直至读熟。这样,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4.活动识字。所谓活动识字是以学生周边环境提供的识字资源,通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识字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把它安排进课表,每周一节,每次(下转第111页)(上接第112页)一个主题。如在一个班级几十位同学的名字中,除去重复的字外,还有百左右个生字,老师们便设计了“请来认识我”为主题的识字活动课。课前,让家长帮助学生把名字工整地写在卡片上;课上,分组展示自己的“名片”,因为同学间早已熟知,人、名对号,名字中的生字很快就记住了。
三、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儿歌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2.形象识字。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3.游戏识字。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学生既识了字,又玩了个痛快。
4.连环识字。单纯记忆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以字组词,连词说句,形成连环,不但记得牢,还可以扩大识字面。如教学“国”字,引导学生说出“中国、祖国、国家、国土”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我们热爱祖国。”既丰富了语言,又激发了兴趣。
此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运用电脑多媒体识字等种种形式,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我们还通过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手段,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赏识中学会了奋发,给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方位改革、多渠道识字、多形式激励,实现了识字教学的“多、快、好、省”,即识字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时间省。二年级的识字量达3000个以上,小学六年的识字任务,两年即可完成。
一、向改革要时间
增加识字量应以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三项改革:
1.改革拼音教学。拼音教学采取声、韵、拼适当集中的方法。先集中教声母,再教韵母。教学韵母时,利用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根据单韵母的发音方法,推断复韵母的发音,顺利解决了像iu-ui等韵母的混淆。在教韵母的过程中教拼读方法和ǖ上两点的省略。拼读方法先教两拼,后教三拼,着重教好一个,其他触类旁通。最后集中教整体认读音节。对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先按组合规律分组教学,然后按顺序认读、背诵。这样,突出重点,适当集中,仅用24课时就完成了教参要求44课时才能完成的拼音教学任务,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2.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的费时低效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上,不分年级地从头串讲无端耗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多是短小的童话故事,更无需多讲。顺应教材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读为主:
(1)预习读。首先让学生看拼音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一字字读正确,一词词读清楚。
(2)检查读。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示范读。示范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4)自由读。
(5)感情读。
(6)背诵片断。
以上六步中,预习读和检查读主要是读正确;在示范读后的自由读,主要是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最后背诵部分章节,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以读为主,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能力,而且节省了时间。
3.改革字形教学。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就音、形、义三者而言,字形是最费时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遵循规律,提高效率”为基本精神改革字形教学。所谓遵循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汉字尽管字形各异,但是总离不开28种基本笔画,百余个偏旁部首,八条笔顺规则,七种基本结构。同时,汉字80%是形声字和合体字。在一个合体字中的某一部分不单为这一个字所有,而是许多字所共有。二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先入为主、从已知到未知、思维的具体性、形象性等。遵循这些规律,在字形教学中,我们首先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分组归类,适当集中,为学生及早自主识字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合体字的教学及早地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字形的方法。在合体字教学中,凡学生第一次见面的部分,都作为教学重点,或彩笔标出,或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正确、深刻的印象,当这一部分在另一个字中出现时,则拿来整体记忆。重在基础,着眼能力,使本来很费时的字形教学变得省时而高效。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每册教材至少可以节约1/3的教学时间,使大量识字有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广开识字渠道
通常的识字教学主要是依纲扣本进行的,难以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鉴于此,我们广开识字渠道,尽量让学生多识字。
1.课本识字。新教材将识字要求分为学会和会认两类。但课本中除这两类字外,还有部分未作要求的生字。我们将这部分生字,也纳入“会认”的范围,制成课件,集中打印出来,让学生随时复习、识记。通过这一渠道,仅一年级就可增加识字近600个。
2.集中识字。我们以《炳人识字法》为教材,从语文周课时中拿出一节单设识字课,集中识字。《炳人识字法》将国家语委公布的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及少数非常用字共3920个,按字音直接排列,逐字定位,各不重复,而且通篇七言段式,串珠连音,合辙押韵,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开始每节课只学一句,14个生字,随着识字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容量,至二年级下学期每节课可学3句,除去学生已认识的字外,净识字在30个以上。两年下来,通过炳人识字又可多识字1200个左右。
3.阅读识字。我们每周开设了两节大阅读课,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为主要读物。阅读课上,学生借助拼音或字典,先通览全文,圈出生字;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重点读含有生字的句子;最后通读全文,直至读熟。这样,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4.活动识字。所谓活动识字是以学生周边环境提供的识字资源,通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识字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把它安排进课表,每周一节,每次(下转第111页)(上接第112页)一个主题。如在一个班级几十位同学的名字中,除去重复的字外,还有百左右个生字,老师们便设计了“请来认识我”为主题的识字活动课。课前,让家长帮助学生把名字工整地写在卡片上;课上,分组展示自己的“名片”,因为同学间早已熟知,人、名对号,名字中的生字很快就记住了。
三、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儿歌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2.形象识字。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3.游戏识字。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学生既识了字,又玩了个痛快。
4.连环识字。单纯记忆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以字组词,连词说句,形成连环,不但记得牢,还可以扩大识字面。如教学“国”字,引导学生说出“中国、祖国、国家、国土”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我们热爱祖国。”既丰富了语言,又激发了兴趣。
此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运用电脑多媒体识字等种种形式,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我们还通过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手段,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赏识中学会了奋发,给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方位改革、多渠道识字、多形式激励,实现了识字教学的“多、快、好、省”,即识字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时间省。二年级的识字量达3000个以上,小学六年的识字任务,两年即可完成。
- 【发布时间】2018/4/2 18:48:03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