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注重朗读,让语文课堂情意浓浓

 

【作者】 苏能斌

【机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文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以理解为辅。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学好语文最好的途径——注重朗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文本的魅力。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充分朗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课堂中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占据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朗读的时间,往往是教师讲得激情洋溢,学生却听得糊里糊涂,出现费时、费力、低效的局面。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年纪、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其次,每节课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读课文,要求他们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尤其是预习性朗读,要让全班同学真读、真练、真会;最后,再进行表达性朗读,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注重形式,有效指导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法。如何有效地指导呢?我觉得应从几方面入手:
  (一)朗读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关键。训练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应循序渐进。首先,训练朗读的姿势要优雅大方。坐着读时,两手拿书略倾斜,头正、腰直、脚放平;站着读时,身姿挺拔,一手托书一手扶书于胸前,千万别让书遮住自己的脸。其次,要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一些性格文静的学生往往说话、读书的声音很轻,一旦形式定势,很难纠正。因此,课堂中应请他们多朗读,要求他们开声朗读,做到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清楚(但不能吼叫)。一旦有进步,教师就及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就能形成好习惯。第三,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朗读课文,不仅要口到,还要眼到,心到,要求读通、读准、读懂课文。
  (二)范读
  教师的范读应能够迅速直观的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读出感情。虽然播放音频、视频这样的朗读,也可以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但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学生看到其面部表情,这往往更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但范读要有度,勿须过滥,当激情引趣时须范读,当学生读不到位时须范读。
  (三)图片、音乐
  音乐、图片与文学有着不解之谜。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带入特有的意境中,能唤起人的情感。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适时播放悲壮的音乐《情殇》和二小牺牲时的画面,并朗读相应段落,学生们会因小英雄的离去而感到无比悲痛,对残酷的日军充满了憎恨;学习《掌声》一文时,当英子讲完故事之后,及时播放《掌声响起来》,这样更能够渲染气氛,更能入情入境的体会英子的心情。
  (四)精选关键点朗读
  语文大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逐渐培养学生理解关键词语、难懂词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惜时间引领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理解。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窜过”一词,教师问:“谁能做个“窜”的动作”学生有过生活经验,做个动作并不难,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表演,他们理解了“窜”是指动作很快地跑,逃跑,乱跑。教师又接着问“为何狐狸会有这番表现?”引导学生理解狐狸此时的心情是紧张、害怕、着急的,也为后面狐狸和老虎之间的对话教学埋下了伏笔。有了以上感悟,再读“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一句时,学生对“窜”的语气、情感把握得就比较到位了。
  三、注重开展活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朗读水平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长期开展一些有效的活动。如,平时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美文朗诵活动;母亲节到了,就相应开展“歌颂母爱,感恩生活”的朗诵竞赛;国庆节,开展“爱国诗篇”的朗读交流活动;学习了有趣的课文,及时来一场课本剧表演……这样长期的训练,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的朗读水平肯定会有质和量的飞跃。
  总而言之,有效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在多训练的前提下求质量,让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语言文字,爱上语文,成为一个热爱生活、情感丰富的人。对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做到:注重朗读,让语文课堂情意浓浓。
  • 【发布时间】2018/4/3 8:29:23
  • 【点击频次】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