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

 

【作者】 王 雪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龙滩乡小学校

【摘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着重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动学习;
【正文】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懂得: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让学生主动看、读、想、说,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只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才会学的积极主动,学习也才高效,所以我们要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教师只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不仅教师要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教师还要加强教育,让学生意识到 自己才是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教师要教会学生应该怎样预习,听课、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二、让学生主动去想
  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同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
  三、寻找兴趣信息引发主动参与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的个性倾向性,也是推动人去积极思考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学中使学生学习从枯燥乏味达到兴趣盎然,需要教师积极找寻课堂中的兴趣信息,亦即教学中的兴趣结合点,它包含了教材、课件、环境等各方面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而教师收集兴趣信息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基础。也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可根据内容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手段使教学材料以诱导的方式呈现。如采用游戏、竞争形式,图片、实物直观教具演示、音乐、声响营造气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借助录像和绘声绘色的解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去观察了河流→浪→潮水,初步感知了潮水的气势,这给学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形成这种新奇感的因素,正是教学中我们努力找寻的最佳兴趣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以外,问题的悬念可以称得上是好的兴趣信息。教师利用教学内容的感染力,精心设计提问,这样不仅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及探索的方向,同时也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四、注重情境的层次性
  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活动时,首先要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具有感受客观情境,从而激起相应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从关注到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倾向,直至被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从而使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伴随着延续、有效的情境活动,学生的情感会得到逐步加深,在一定条件下,学生这种情感就会弥散渗透到他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并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学生的个性之中。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课时,教师先通过录音、录像使学生初步感知狼和老羊,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紧接着教师提问:假如你是那只狼或老山羊,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启动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到教学活动中自己所关注的某个对象上,引发学生强烈的内心体验——角色的喜怒衰乐,仿佛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露,最后,在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等各种情境活动形式使学生情感巩固深化,能力也缘此而得到完善。
  五、运用迁移的思路寻求主动发展
  我国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举一,学生不能反三,这样的学生就可以不必再教。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学生的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代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其本质意义也在于提示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具体把握迁移思路,是有机地协调好“主导”与“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关键。学习中通过一定的练习的训练,不但可以巩固知识,形成心智或动作技能,而且能使其较快地转移到同类心智或动作技能的学习活动中去。如语言学习中熟练掌握了语法知识的学生,不仅会分析句子结构,而且作文的病句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是众所周知的因娴熟诵读而自动产生的学习迁移的典型例证。然而,练习训练也会有负迁移。要想命名学生产生正迁移,关键是教师要科学地、恰到好处地指导和运用练习。目前盛行的“题海”式练习是不能称道的,只有建立在学生主动、适度、适量、适时且形式多样化基础上的练习,才能形成学生学习的正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必要的练习和训练,同时教师对学生态度还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而且还要加强练习目的教育,注意练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以及练习方式方法上指导,使学生学习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进而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
  • 【发布时间】2018/4/3 8:33:47
  • 【点击频次】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