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和评价的探究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评价;
【正文】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薄弱,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比城市小学少,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如舞蹈房设施简陋,体育器材陈旧。全校只有一架钢琴,只有一个电脑房,一般乡镇都缺少少年宫,而课程开发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设施的结合运用。农村小学教师在课程开发上还多少缺乏理论和技术层面的指导,我们都知道,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要者是教师,而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在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上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同样也由于农村专职教师的缺乏是的农村小学教师“身兼数职”,导致教师普遍认为在课程开发的思考、实施、管理和评价上“缺少时间”致使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力,对身边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思考不周,致使校本课程开发多数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同样,部分家长受“分数论”的影响对课程开发不理解,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孩子考到高分才是硬道理。从而对学习、参与校本课程持冷眼观望与不支持的态度也导致课程开发实施的停滞。
如何让克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真正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农村师资水平的提高。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的相应的培训,使教师具有开发、实施学校课程开发的能力。例如,玉林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对全市中青年教师进行:声乐、篆刻、手工制作、十字绣、泥塑、书法等的培训,从而使有兴趣的老师真正学到本领,并利用自身所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所思考。从而使农村教师更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关注自身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逐步培养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并提升管理和评价之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及研究能力。而只有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得以提高。当然,课程的开发依靠的是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对话与协作,它强调团队精神,资源共享,群策群力,所以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师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
二、提倡课程开发因地制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我认为农村学校在抓好国家课程教育质量的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可以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儿童好奇的天性,设置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走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我们农村小学可以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主体,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开发,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融入我们学校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实施进程。
现在农村小学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的爷爷奶奶自年轻时就是种田的一把手,直至现在还任然是现在农村种田的主要力量,二他们的爸爸、妈妈基本以开始脱离以种田谋生、养家糊口的生活,而孩子们已经远离了农田、庄稼,几乎到了小麦和韭菜不分的地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在办公楼的西侧开设了“实验基地”,安排五、六年级每个班级认领一块实践基地,聘用学校“种田能手”型的老教师及学生家长亲自指导学生开垦、平整土地,根据季节播种适宜蔬菜、粮食作物,指导孩子了解蔬菜、庄稼的生长习性,让孩子学会认识常见的庄稼及蔬菜并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并指导三到六年级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书写观察日记,及劳动体会。四、五年级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自测量农田面积,计算收成。六年级利用收获的青菜组织学生进行包饺子的实践活动,从了解饺子的文化到调查饺子制作材料及做法,从包饺子到煮饺子,从品饺子到撰写作文、体会,这样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从空间结构看,课程发展走向了立体化与动态化;从时间结构看,学生的学习已不只是局限于有限的几门学科的课堂学习,而是扩展到学校的整个生活之中,呈现出百花争鸣的态势。
三、突出课程实施因材施教。
开发不同课程的目的无非是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能尽量做到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予以“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他能够达到的最好发展。这也是作为教师力所能及的,为体现教育公平性的一种付出。虽然我们农村的孩子去少年宫学钢琴、学跳舞的少之又少,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去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儿童特点的校本课程,做到因材施教。使有特长的学生能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使有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在他们所乐意参与的课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又要寻找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与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
例如,我们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但每个班级总有几个特别爱好数学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利用孩子手中的《走进数学王国》、课本中的思考题、《小学生数学报》中的每日思维操比较零散的材料,教师加以整理、收集,整合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素材,让我们的迷恋数学的孩子能在活动中享受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再比如,根据农村中孩子爱动手实践的特点,我们可以开发实施“玩魔方”、“玩飞叠杯”、“玩汉诺塔”、“动手制作手工作品”等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儿童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总之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不只是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不是陈述性知识的灌输,不是书本知识的“抄袭”,不是零散知识的拼凑,而应该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来激发主体情感、态度、观念的合理形成;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来诱导主体探索能力的提高与创新,具有特色性和针对性,来促使主体个性发展的飞跃;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来实现人格、认知的发展和完善。
如何让克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真正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农村师资水平的提高。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的相应的培训,使教师具有开发、实施学校课程开发的能力。例如,玉林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对全市中青年教师进行:声乐、篆刻、手工制作、十字绣、泥塑、书法等的培训,从而使有兴趣的老师真正学到本领,并利用自身所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所思考。从而使农村教师更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关注自身知识的更新和文化品位的提升,逐步培养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并提升管理和评价之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村教师自身素质及研究能力。而只有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得以提高。当然,课程的开发依靠的是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是一种对话与协作,它强调团队精神,资源共享,群策群力,所以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师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
二、提倡课程开发因地制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我认为农村学校在抓好国家课程教育质量的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可以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儿童好奇的天性,设置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走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我们农村小学可以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主体,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的课程开发,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融入我们学校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创建农村特色学校的实施进程。
现在农村小学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的爷爷奶奶自年轻时就是种田的一把手,直至现在还任然是现在农村种田的主要力量,二他们的爸爸、妈妈基本以开始脱离以种田谋生、养家糊口的生活,而孩子们已经远离了农田、庄稼,几乎到了小麦和韭菜不分的地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在办公楼的西侧开设了“实验基地”,安排五、六年级每个班级认领一块实践基地,聘用学校“种田能手”型的老教师及学生家长亲自指导学生开垦、平整土地,根据季节播种适宜蔬菜、粮食作物,指导孩子了解蔬菜、庄稼的生长习性,让孩子学会认识常见的庄稼及蔬菜并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并指导三到六年级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书写观察日记,及劳动体会。四、五年级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亲自测量农田面积,计算收成。六年级利用收获的青菜组织学生进行包饺子的实践活动,从了解饺子的文化到调查饺子制作材料及做法,从包饺子到煮饺子,从品饺子到撰写作文、体会,这样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从空间结构看,课程发展走向了立体化与动态化;从时间结构看,学生的学习已不只是局限于有限的几门学科的课堂学习,而是扩展到学校的整个生活之中,呈现出百花争鸣的态势。
三、突出课程实施因材施教。
开发不同课程的目的无非是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能尽量做到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予以“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他能够达到的最好发展。这也是作为教师力所能及的,为体现教育公平性的一种付出。虽然我们农村的孩子去少年宫学钢琴、学跳舞的少之又少,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去开发、设计符合农村儿童特点的校本课程,做到因材施教。使有特长的学生能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使有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在他们所乐意参与的课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此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特长,又要寻找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与优势并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新的特长。
例如,我们农村的孩子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但每个班级总有几个特别爱好数学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玩转数学”校本课程,利用孩子手中的《走进数学王国》、课本中的思考题、《小学生数学报》中的每日思维操比较零散的材料,教师加以整理、收集,整合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素材,让我们的迷恋数学的孩子能在活动中享受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再比如,根据农村中孩子爱动手实践的特点,我们可以开发实施“玩魔方”、“玩飞叠杯”、“玩汉诺塔”、“动手制作手工作品”等校本课程,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儿童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总之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不只是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不是陈述性知识的灌输,不是书本知识的“抄袭”,不是零散知识的拼凑,而应该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来激发主体情感、态度、观念的合理形成;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来诱导主体探索能力的提高与创新,具有特色性和针对性,来促使主体个性发展的飞跃;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来实现人格、认知的发展和完善。
- 【发布时间】2018/5/3 17:03:12
- 【点击频次】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