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如何去实现

 

【作者】 杜晓蓉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

【摘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科技的创新,然而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科来实现,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实验并能通过学生探究实践进行有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师需要研究实践和开拓的。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实验演示;
【正文】任何一门科学的创新都是要以理论为指导,然而创新的意义也包含不同的方向。内涵十分丰富,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要符合教育的方针和学生实际。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究和认识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体验。
  一、把教师创新理念与多样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首先要有教学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教师思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培养。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要有新的教学观念。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决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也要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淡化结果。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能力,还要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讲台上一个不停的讲。这样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要把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转变角色变成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我们要学生学转化成学生自己要学。我们面对的学生情况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我们也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教师还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而不管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目标。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1、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去创造“创新情景”
  (1)课堂教学
  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可讨论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激情。例如化学反应速率这节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创新情景:
  让学生学观看短片影片的内容是介绍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北京的故宫,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保和殿后有一块巨大的“云龙陛石”,上面雕有精美的蟠龙图案。但是,近些年浮雕已经开始受损,一些细小的花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在太和殿周围的汉白玉护栏的蟠龙柱以及吐水龙头上的花纹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据数学分析和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群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也面目全非。观看完短片后请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 是什么腐蚀了这些精美的古建筑群?
  ② 为什么世界上的古建筑群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
  ③ 这个短片中涉及到哪些化学知识?
  ④ 现在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这些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呢?
  这下学生就开始根据已有的知识展开讨论,并向老师提出各方面的问题,这时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积极的参与讨论。归纳学生得出的各种结论。
  其次,问题讨论重过程轻结果,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创新意识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2)做好实验演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师一定要用好实验,是学生动手的好机会,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过去都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在表演学生是观众。应该这样转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合作完成实验。这样的效果肯定比教师一个人“表演”完好得多。例如在高三氨气制法的复习时,可这样安排:
  ① 提出问题:氨气有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探讨实验室有哪些方法可以制的干燥的氨气?
  ② 提出要求:三人一组到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原理制氨气,并撰写出实验报告。 这样就会有以下结论:
  ① 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加热制得。
  ② 浓氨水和固体氢氧化钠制得。
  ③ 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得。
  ④ 浓氨水加热分解制得。
  却有学生设计出用氯化铵加热分解制得氨气。初看不可能,但他的创新却成功了。他设计出一套可将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分离的实验装置。如果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听我们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
  三、设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言之有理,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答案不是唯一,这样的习题是对传统习题的挑战。设计这样的题目的目的就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来思考分析问题得到答案。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就是一个创新过程。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调查我们学校前这条河的污染情况,想出解决办法;写一篇调查报告和保护学校的“母亲河”的报告。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教学思想上的创新。也要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永久性的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根据不同学生,切实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成才。
  • 【发布时间】2018/5/3 17:03:46
  • 【点击频次】621